政府推出節能津貼計劃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廣邀供應商就電燈、冰箱、爐灶、熱水器和烘衣機這五大類的節能設備提供更多資料,以便當局確定參與計劃的中小企業可使用的電器品牌和型號。與此同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7月8日發出信息徵詢書 (Request For Information,簡稱RFI),供應商須提供的資料包括電器品牌、型號、建議零售價、規格、技術說明書等。徵詢工作到7月29日截止,有意提供資料的供應商可到企業發展局網站了解詳情。

政府發放節能津貼,旨在提高能源效率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今年6月推出總值15億新幣的援助配套時,宣布政府會協助本地食品服務、食品製造和零售領域的中小企業,採用更多節能設備。並在採購節能設備時,為受能源價格高漲衝擊的企業提供高達70%的津貼,頂限為3萬新幣。節能津貼將從今年9月1日開始接受企業的申請,截止至2023年3月底。此津貼也可輔助其他旨在提高能源效率行動的開展,如國家環境局的能源效率基金 (Energy Efficiency Fund) 以及建設局的綠色建築津貼計劃 (Green Mark Incentive Scheme) 等。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在書面答覆淡濱尼集選區議員朱倍慶的國會詢問時表示, 「當局沒有對申請企業的數量定下目標,但希望高達70%的津貼可鼓勵更多企業開始使用節能設備,並落實長期財務和環境可持續方案。」

智能電網管理系統的啟用,新加坡港口能源效率可提高2.5%
為進一步響應提高能源效率的計劃開展,新加坡港口也將採用智能平台。通過機器實時預測港口的能源需求,來協助長期規劃港口活動,以及減少整體能源成本和碳足跡。新加坡本地首個能源儲存系統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在巴西班讓碼頭投入運作,以提高港口能源使用效率。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和新加坡港務集團斥資800萬新幣合作推進港口能源運用模式的轉型,其包括展開智能電網管理系統項目,利用儲能系統和太陽能電板等元素應對港口的能源需求。這個項目將使港口能源效率提高2.5%,並且每年減少多達1000噸二氧化碳當量 (tCO2e) 的碳足跡,相當於每年從公路上減少300輛汽車。

新加坡能源局和港務集團發布聯合發文表示,港口業務使用的起重機和原動機等設備能源消耗大,而港口活動是動態的,因此一天的能源需求也會出現波動。為此,港口將採用科技方案企業遠景智能 (Envision Digital) 的EnOS (TM) 平台,實時預測港口的能源需求,來減少整體能源成本和碳足跡。能源儲存系統在內的智能電網管理系統將於明年投入運作,未來能為大士港口的能源管理和優化提供參考。預計未來,2040年後完成的大士港口,會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動化港口。
隨著新加坡電動化的推進,未來10年的電力需求將增加,採用創新科技應對需求,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和儲能系統,有助優化本地能源供應和電網能力。新加坡政府也充分考慮到企業在面對節能減排過程中所會面對的困難,通過節能津貼的發放提高能源效率,為企業解決購買新高能設備資金緊缺的顧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