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妖节(淡米尔语称为 “Deepavali”,印地语称 “Diwali”,也译为 “灯节”)象征正义战胜邪恶,是新加坡其中一个重要的民族文化节庆,今年正值周末(11月12日)。
在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万户信奉印度教的家庭,也和全球印度教徒一样,在家中点起温暖的黄色油灯,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荣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 (Lakshmi) 等上天神灵祷告祈福,同时互赠礼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屠妖节的起源

屠妖节与几个印度的神话有关,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印度教的奎师那神消灭了破坏天地的恶魔和地狱之神纳拉卡苏拉。所以这个节日还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光明必定驱走黑暗,善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印度教通过节日的庆典鼓励人们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未来充满信心,勤奋上进。
屠妖节的传统习俗
节日前夕,印度教徒家庭从全岛四面八方涌入小印度 (Little India),钻进沿街搭起的热闹市集中忙碌采购,同时也不忘在张灯结彩、璀璨迷人的街头拍照留念。这些壮观的雕像、值得在社交媒体上炫耀的装饰和华丽的节日彩灯在屠妖节过后还会在小印度持续展示一个月,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有充分时间与本地人一同欢庆佳节,感受节日气息。

屠妖节期间,哪一户家庭是印度教徒,一目了然。这是因为信奉印度教徒的大门前都装饰著用面粉、大米或花瓣制成的图案,色彩艳丽、生动有致。这些美丽的图案可能是几何图案、花朵图案,或更精细的动物或大自然图案。这些艺术作品称为 “蓝果丽” (rangoli),期望能够引领神灵来到家中,以便神灵在未来一年庇佑全家。

节日当天,人们起得特别早,在天亮之前用香油沐浴,以求净化身体和心灵。之后在家里点起油灯,穿上节日的盛装进行祷告。印度教徒相信, 在家中放置一盏传统的油灯,再供奉食物,鲜花和新衣(还会抹一点黄姜粉),可以为家里人带来好运。

与中华文化重孝道一样,印度文化一贯重视并力行孝道,对父母、师长尤其要遵从。节日当天,在共进早餐前,晚辈必须对长辈进行跪拜,接受长辈赠送的新衣服和其他礼物。如果家里来其他了年青的客人,他们也会向主人家的长辈跪拜,接受祝福。

汉娜手绘,在印度其实应称为“曼海蒂”,用的颜料是汉娜叶磨成的浆汁。曼海蒂是印度女子们最喜欢的装饰艺术,重要的节日和婚礼必不可少,有些印度的新娘为了在婚礼上为难新郎,会要求新郎在曼海蒂的图片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才可以开始婚礼之夜,与我们的"闹洞房"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屠妖节的饮食
作为一个宗教节日,一些印度教徒选择在屠妖节期间不吃肉,但是在神圣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其他小吃和甜点。

laddoo是用牛奶、豆粉和花粉做成的甜球,圆滚滚的形状,金黄色的外表,带点糖浆的诱人光泽,让小编瞬间联想到地瓜丸子。laddoo在婚宴、节庆等庆典都很常见,寓意甜甜蜜蜜、幸福美好!

Murruku是用面粉加上印度教的特制香料,再通过道具的挤压成型,油炸而成。因为Murruku配料里还含有小茴香,具备保健功能。咬在嘴里会发出“kruk kruk”响声,仿佛提醒著大家它的名字。作为屠妖节的代表性食品,Murruku 也是印度教民在这期间消化最多的糕饼。

Gulab Jamun 称为玫瑰果,以前都是用玫瑰水做的,现在则多用藏红花。因为它味道甜美、外形可爱小清新,所以经常出现在节日庆典当中。
屠妖节的禁忌
如果被邀请到朋友家去过屠妖节,下面提到的就要格外注意喽。不要带含酒精的饮料;不要食用牛肉类食品;不要穿宽松的衣服以及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可以带一些小礼物,比如巧克力、蛋糕、糖果等;穿传统的服饰,越漂亮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