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因为中新文化差异
我们受到过的暴击
可谓是天雷滚滚

01
勺子
樱桃妹刚来新加坡
在Hawker吃饭问档口的安娣
“阿姨,有勺子吗?”

安娣和安哥顿时懵了
因为,在新加坡此物

不叫勺子叫汤匙
炒菜的才叫饭勺

02
副驾驶
看到热搜李湘家的事儿:
老公的副驾驶
朋友的女朋友也不能坐!
滚蛋!

勾起了火龙妹曾经的回忆
刚上班时和老板出外勤
开门一屁股坐在老板车的后座
被经理骂到怀疑人生:
“你坐在后座
老板是你的driver(司机)哈???”

03
开裆裤
还有登上小岛热搜的开裆裤
在我们眼里
是十分适合热带小岛的
清凉操作
在岛民眼里
简直是天雷滚滚!

总之,在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各个方面都有不同
中外差异有多大?
真是来了新加坡
我!才!懂!

吃吃喝喝
美食
在中国吃什么?太多了
火锅,饺子,撸串
烤鸭,点心,川菜
……

在新加坡吃什么?
也不少,但是容易吃腻
肉骨茶,辣椒螃蟹
Laksa,沙爹,海南鸡饭

工具
在中国一双筷子搞定
用筷子,可以吃粥
用筷子,甚至可以喝汤!

(这怎么喝汤?筷子放一边,碗端起来喝呗)
在新加坡一般都用刀叉
吃面用也是用叉子和汤匙

怎么吃
在中国就是一大桌子菜
大家热热闹闹
喜气洋洋一起吃
摆不下?三层!

在新加坡尤其是参加婚礼
一道吃完,才会上另一道
就算一家人出去吃饭也会用
公筷公勺
桌子上,就一道菜!

菜名
中国菜名诗情画意:
“龙抄手”,“翡翠虾仁”
“桂鱼鸳鸯”,“群龙过海”
蚂蚁上树

新加坡菜名简单粗暴:
有什么叫什么
海南鸡饭
肉 骨 茶

吃饭的意思
在中国吃大米饭
吃面条,吃肯德基
吃馒头包子饺子馄饨
都叫吃饭!

在新加坡
吃大米饭,叫吃饭
吃面条,叫吃面

都是吃饭,意思绝对不一样!

出行
方向
中国驾驶在左边
新加坡驾驶在右

中国靠右通行
新加坡靠左通行

过马路
在中国人和车
谁也不让谁

在新加坡崩管什么灯
车还是得让人
Pedestrians Right of way

排队上车
在中国排队上车
呈扇形

在新加坡排队上车
等待时要靠两侧
上车时要先下后上

堵车
中国要是堵起来
据说秒变露天停车场

新加坡交通系统世界第一
人多,却不(经常)堵车

问路
在中国问路
大概会继续迷路:
往东走50米
在XX小学北门左拐
然后再往北走,就到了

在新加坡问路
感觉好些了
Go down this street
turn to the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生娃养娃
产检/生产
在中国产检不能看性别
生产室,家人禁止入内
剖腹产和顺产需要家人签字

新加坡产检,性别写在报告里
除非自己想要个惊喜
生产时家人可以陪产
剖腹产和顺产自行选择

养胎方式
在中国养胎各种忌口
催肥+防辐射服+保健品全副武装
还有很多辞职在家躺养的

在新加坡养胎就是
咖啡照喝生鱼片照吃
加班照加,医生说了
放松心情顺其自然

(秧歌照扭)
养娃方式
中国一家老小出动
围着一个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