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因為中新文化差異
我們受到過的暴擊
可謂是天雷滾滾

01
勺子
櫻桃妹剛來新加坡
在Hawker吃飯問檔口的安娣
「阿姨,有勺子嗎?」

安娣和安哥頓時懵了
因為,在新加坡此物

不叫勺子叫湯匙
炒菜的才叫飯勺

02
副駕駛
看到熱搜李湘家的事兒:
老公的副駕駛
朋友的女朋友也不能坐!
滾蛋!

勾起了火龍妹曾經的回憶
剛上班時和老闆出外勤
開門一屁股坐在老闆車的后座
被經理罵到懷疑人生:
「你坐在后座
老闆是你的driver(司機)哈???」

03
開襠褲
還有登上小島熱搜的開襠褲
在我們眼裡
是十分適合熱帶小島的
清涼操作
在島民眼裡
簡直是天雷滾滾!

總之,在吃喝玩樂衣食住行
各個方面都有不同
中外差異有多大?
真是來了新加坡
我!才!懂!

吃吃喝喝
美食
在中國吃什麼?太多了
火鍋,餃子,擼串
烤鴨,點心,川菜
……

在新加坡吃什麼?
也不少,但是容易吃膩
肉骨茶,辣椒螃蟹
Laksa,沙爹,海南雞飯

工具
在中國一雙筷子搞定
用筷子,可以吃粥
用筷子,甚至可以喝湯!

(這怎么喝湯?筷子放一邊,碗端起來喝唄)
在新加坡一般都用刀叉
吃面用也是用叉子和湯匙

怎麼吃
在中國就是一大桌子菜
大家熱熱鬧鬧
喜氣洋洋一起吃
擺不下?三層!

在新加坡尤其是參加婚禮
一道吃完,才會上另一道
就算一家人出去吃飯也會用
公筷公勺
桌子上,就一道菜!

菜名
中國菜名詩情畫意:
「龍抄手」,「翡翠蝦仁」
「桂魚鴛鴦」,「群龍過海」
螞蟻上樹

新加坡菜名簡單粗暴:
有什麼叫什麼
海南雞飯
肉 骨 茶

吃飯的意思
在中國吃大米飯
吃麵條,吃肯德基
吃饅頭包子餃子餛飩
都叫吃飯!

在新加坡
吃大米飯,叫吃飯
吃麵條,叫吃面

都是吃飯,意思絕對不一樣!

出行
方向
中國駕駛在左邊
新加坡駕駛在右

中國靠右通行
新加坡靠左通行

過馬路
在中國人和車
誰也不讓誰

在新加坡崩管什麼燈
車還是得讓人
Pedestrians Right of way

排隊上車
在中國排隊上車
呈扇形

在新加坡排隊上車
等待時要靠兩側
上車時要先下後上

堵車
中國要是堵起來
據說秒變露天停車場

新加坡交通系統世界第一
人多,卻不(經常)堵車

問路
在中國問路
大概會繼續迷路:
往東走50米
在XX小學北門左拐
然後再往北走,就到了

在新加坡問路
感覺好些了
Go down this street
turn to the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生娃養娃
產檢/生產
在中國產檢不能看性別
生產室,家人禁止入內
剖腹產和順產需要家人簽字

新加坡產檢,性別寫在報告里
除非自己想要個驚喜
生產時家人可以陪產
剖腹產和順產自行選擇

養胎方式
在中國養胎各種忌口
催肥+防輻射服+保健品全副武裝
還有很多辭職在家躺養的

在新加坡養胎就是
咖啡照喝生魚片照吃
加班照加,醫生說了
放鬆心情順其自然

(秧歌照扭)
養娃方式
中國一家老小出動
圍著一個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