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从工程师到副总理 颜金勇:我不是老龄化部长

颜金勇于2023年出席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图:Facebook/Gan Kim Yong)
侯任总理黄循财领导的新内阁名单昨天出炉,贸工部长颜金勇获委任为副总理。工程学出身的他于2001年踏入政坛,担任卫生部长长达十年。由于推动人口老龄化问题决策,因此被戏称为“老龄化部长”,让他不得不反复纠正。
根据黄循财向总统提交拟议的内阁成员名单,颜金勇将在总理出国时,担任代总理。此外,他也将掌管总理公署属下的政策策略署,同时接替黄循财担任金融管理局主席,并留任贸工部长。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黄循财首次以候任总理身份召开记者会时表示,他和颜金勇的工作关系是在冠病疫情的“熔炉”中铸就出来的。
黄循财说:“我们共同经历了疫情的战火洗礼,他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的力量支柱。”
他补充说,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时期,颜金勇在国际经济方面的经验,将帮助我国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环境中游刃有余。
颜金勇和妻子Esther Gan育有两个女儿。根据公开资料,他早年就读公教中学和国家初级学院,之后领取公共服务奖学金,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工程学,并于1985 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加入政府部门,先后在贸工部和内政部工作,1989 年加入当时的大众钢铁公司(NatSteel),从企业规划经理一路晋升为执行长兼总裁。
就在这时,颜金勇萌发了从政的念头。

颜金勇和两个女儿。(图:Facebook/Gan Kim Yong)
曾为前三任总理服务
现年65岁的颜金勇的从政时间,比 于2011 年当选的黄循财和63岁的副总理王瑞杰都要长十年。
他于2001年当选荷兰-武吉班让的国会议员,2006年竞逐蔡厝港单选区获选,并在该选区成为集选区后留任。
2005年,他被任命为李显龙内阁的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2008年至2011年升任为人力部部长,见证了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裁员浪潮。
颜金勇也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表示,自己有幸为我国前三任总理服务。建国总理李光耀担任总理期间,他是一名公务员,吴作栋接任总理时,他是一名议员,当李显龙担任总理时,他成为部长。
在2005 年的一次演讲中,他阐述了工程学培训如何让他掌握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技能,而这些问题并没有 “说明书”。
“无论是商业挑战、管理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我的方法都大同小异。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决定处理问题的方法,找到合适的人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时任卫生部长的颜金勇于2013年看望大巴窑综合诊疗所的病患。(图: TODAY)
担任卫生部长抗击疫情
颜金勇从2011年至2021年连续担任卫生部长,这也是他担任时间最长的职务。
在任期间,他推出了 “建国一代”和 “立国一代 ”援助配套,以及终身护保计划(CareShield Life) 和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以满足国人长期医疗的保健需求。
作为人口老龄化部长级委员会的负责人,他也推动了相关决策。
本月早些时候,颜金勇在一次炉边谈话中调侃说,很多人称呼他是“老龄化部长”,让他不得不反复纠正。
2020年初冠病疫情肆虐,很多关注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民众也对时任卫生部长的颜金勇印象深刻。
他和黄循财共同领导这一小组,被李显龙成为抗击疫情的“指路人”。即使在内阁改组后,卫生部长一职由王乙康接任,颜金勇仍继续担任联合主席。
李显龙在宣布内阁改组时说,颜金勇在卫生部任职期间,为我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改善留下了 “重要遗产”。

颜金勇和黄循财联合领导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图:CNA)
人生就像射击比赛
2021年,他担任贸工部长,主要工作之一是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寻找新的机遇。他今天(13日)回复记者提问时表示,他最重要的目标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而作为贸工部长,他也必须把分内工作做好,使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
黄循财也表示,委任第三代部长颜金勇而非第四代部长为副总理,是为了确保领导团队更新期间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颜金勇对此回应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新领导决定我的去留,我们的态度都是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会尽我的能力继续去做,如果觉得我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那我也很高兴能够随时交棒,让新的一代继续走下去。”
当年还是年轻政治家的颜金勇,曾在2007年的一次射击比赛中,与学生运动员分享了他对生活技能的看法。
他说:“首先,就像射击一样,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有良好的视力,并始终专注于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做出积极贡献。如何做、做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
其次,他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我们在射击时需要双手稳定。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有人告诉我,按下扳机时要屏住呼吸。在生活中,有时遇到困难,我们也需要屏住呼吸。如果我们摇摆不定,就会偏离航道,错过靶心。”
他以射击比赛来比喻人生,“压力非常大,我们必须坚韧不拔,我们必须与许多人竞争,其中有些人可能比我们更娴熟。然而,如果我们有更坚强的性格和更顽强的毅力,我们就能超越他们,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