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意向大耳窿借贷 小贩不堪骚扰竟出车祸

生意受疫情重挫的新手小贩,先后向“合法借贷公司”借款4万元,就此坠入大耳窿利滚利的陷阱。大耳窿通过恐吓简讯和骚扰电话追债8万元,导致心神恍惚的她驾驶不慎,不幸发生车祸。
年近60岁的许女士(化名)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她与四人合伙租下档口售卖泰国餐,生意随着冠病疫情的反复而起落。
她在创业前就经常收到推销借贷的手机简讯,直到2021年资金链摇摇欲坠时,为了维持经营,她才不得已联系自称“合法”的借贷公司。
借不到钱还被骗钱
许女士第一次尝试借款却遇到骗徒,款项没有到手,反而损失1400元,这使她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她说:“我申请(借)7万元,他说我需要付2%的行政费,然后他就可以把钱借给我。当我把1400元转到他的户头的时候,他就消失无踪,我才意识到我受骗了。”
还有一次,走投无路的许女士登记个人信息后,对方给她汇款400元。四天后,她按约定连本带利偿还600元时却被拒绝。对方称只收200元,要她在四天后再还600元,还发来恐吓简讯。
许女士担心这样被追债将永无尽头,因此愿意花钱消灾。她还以报警威胁,才摆脱对方。
利滚利债务竟翻倍
然而,许女士似乎未因此而汲取教训;她先后向五组大耳窿借钱,以洞补洞,结果负债累累。
她说:“我前面是借3000元、5000元,因为餐饮业有收入,我就有钱还给他们,只是利息非常的高,每十天偿还(本金的)10%(作为利息)。后面我借的就比较多,亏的时候我就会借,可是当你借的数目太高,它的利息是非常严重的。”
许女士认为,这些大耳窿隶属同个集团,内部共享信息,在借款者偿还困难时趁虚而入。
她表示:“我借了两笔很大的数目,它的利息我没有办法应付,我就去借了这些小(额)的(贷款)来还。可是这些小的(借贷公司)都是他们找上我,我都不认识任何人,都是这样的情形。”
目前,大耳窿要求偿还8万元,是她当初借款金额的足足两倍。
追债骚扰间接导致车祸
许女士的档口在5月正式收摊时,欠下约8万元租金。之后,她每天驾驶私召车长达10至12个小时,每个月赚取3000元至4000元,以此来维生和还债。
但是,来自大耳窿的骚扰电话和粗言秽语的恐吓简讯,让她每天都担惊受怕。另一方面,她依靠手机接单,无法关闭手机,因此对追债无计可施。
她说:“每天都会烦恼,他们追(债)啊,我的钱要怎么还啊!我没有办法很专注地驾车。大概十天前,我就遇到车祸,因为每天都要想怎么去还这笔钱,电话一直在追,我就很有压力。”
车辆受损进厂维修,所幸许女士没有大碍,不过她因此无法驾驶挣钱,还需要支付更高的租车费用以支付修车费,这让她一筹莫展。
许女士在朋友的建议下,向有债务重组经验的义务组织亚杜兰生命辅导中心(Adullam Life Counselling)求助,后者建议她不要理会大耳窿的追债。
亚杜兰生命辅导中心负责人也建议,如果收到借贷广告的简讯,公众不要落入大耳窿陷阱,并及时删除。
被问及给陷入财务危机者有何建议时,许女士表示,应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求助,冷静思考问题,而不是向大耳窿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