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和新加坡海事研究机构(Singapore Maritime Institute,简称SMI)近日发出的文告显示,SMI将在未来五年为南洋理工大学的海事业能源与永续发展卓越中心注资1200万新币,以支持中心加深海事去碳化的研发项目。同时,SMI还将在下来五年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新一代港口模型和模拟卓越中心注资1000万新币,实践所研发的 “数码分身”(digital twin)技术,供本地港口和海事业使用。新加坡海事研究机构为两个海事卓越中心共注入2200万资金,推进海事相关课题包括去碳化和数码化等的发展。

新加坡转向低碳替代能源的能源策略
2017年成立的海事业能源与永续发展卓越中心将研究范围着重在能源管理、气体排放管理和可持续海事营运三方面。中心会利用新获取的资金实践过去五年研发的一些新概念,包括测试甲醇作为海事燃油的可行性及扩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规模和进行海上试验等。南洋理工大学的海事业能源与永续发展卓越中心也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聚焦替代能源管理和海事运作去碳化,以配合新加坡转向低碳替代能源的能源策略。相关研究有助开发能源价值链,支持运输船和国际运输的运营。
除此之外,SMI也拨出478万新币给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性能计算研究院,引领海事人工智能研究计划。今年4月,SMI和海事局发出海事人工智能征集计划书,为海事业开发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和应用。SMI星期二宣布拨出410万新币,资助国大和新加坡理工大学的三个研究团队,研究相关方案。为加强海事业对抗网络袭击的能力,SMI颁发477万新币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网络安全研究中心iTrust,研发一个船上运作科技系统的实验平台。这个结合线上和实体设施的平台将备有主要的船上运作科技系统,可以在不影响船只运作的情况下,测试网安科技。

“海事与岸外”研讨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出席
此外,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岸外与海事工程业,全国职工总会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新加坡海事业商会、新加坡造船工程学会和职总电机和海事工程业首次举办了 “海事与岸外” 青年研讨会,会议吸引了超过200名的年轻人出席。新加坡总理公署政务部长、全国职工总会副秘书长陈国明在受邀参与青年研讨会时指出,海事与岸外业不断变更,这为年轻人带来了许多参与并改变绿色和可持续生态系统的机会。这个行业也需要青年人才注入新视角和新点子,与现有团队合作,使目前的结构和框架变得更现代化。

新加坡作为全球最佳海港,这肯定了新加坡港口在支持全球供应链及带头推动海事业转型所作出的贡献。新一轮的研究项目注资,将推动新加坡海事去碳化和数码化的发展,这也构成了新加坡海事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相信未来新加坡海事业更有活力、更数码化以及能够进一步向可持续发展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