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元素设计与时俱进 专家:诠释不同精髓仍在

有品牌和精灵宝可梦联名,在橱窗摆放“快龙”雕塑。(图:读者提供)
适逢龙年,不少品牌使用各种龙元素做营销,有些沿袭传统图案,有些将西方龙、卡通龙甚至恐龙纳入设计。受访专家指出,这有助于让传统龙形象在现代社会显得与时俱进,虽然诠释不同,但仍保留了龙的精髓。
根据《8视界新闻网》读者提供的照片和视频,龙年特备商品和新春装饰主要以四种方式来呈现龙,包括借用传统的龙图腾、扩大龙的解释范围、重现与龙有关的文化民俗以及将龙元素融入产品创意等。
其中,一些品牌化用西方龙、恐龙和精灵宝可梦中的快龙等设计图案,呈现和华族传统文化中不一样的龙的形象。
保留龙的精髓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李秀平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多重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
“第一是商家本身的品牌定位是西方还是东方。第二是他们想吸引的人群或目标市场。”
他解释说,当代年轻人对龙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例如电视剧《权力的游戏》或游戏《训龙大师》(Dragon Masters)的龙,这些龙的特征塑造了年轻人心目中的龙。
“如果面对的是年轻人,比如说Z世代的,就需要根据他们的认知做设计。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年轻人对西方龙的形象接受度会更高。”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营销客座副教授黄庆娘指出,这些商品和装饰的本质是龙,品牌进行现代化的更新和改造,是为了让龙与时俱进,目标受众则是任何喜欢全新外观的人。
“不是改变,而是与时俱进,是让龙在现代环境中显得与时俱进。这就好比将复古风现代化。虽然诠释不同,但龙的精髓仍在,我们仍在庆祝龙年,以及龙在文化中意味着什么。”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与可持续设计学院讲师郑凯则说,作为一个仍然传统的社群,可能很难接受在春节装饰中出现西方龙,但认知其实是动态的,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

有品牌推出的农历新年特备设计款以恐龙造型为主题。(图:读者提供)
可以卡通不能恐龙?
民俗专家董农政指出,不管是什么年龄段,普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龙的理解流于表面,只知道皮毛却不懂得内涵。
“龙在《易经》等古籍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这是深层的文化概念。还有远古神话传说中,黄帝和大禹都是龙变成的,好飞好水。但是(公众)不了解的话,也没有所谓的是否守住传统,也无所谓(西方龙是否和龙年)背道而驰。”
他也说,虽然北欧、希腊等西方传说中的龙,多与邪恶、毁灭、守护宝藏有关,与东方龙吉祥的意义是两极化,但是在商业活动中使用却没什么关系。
“可以把龙设计得卡通一点,比如说站起来,但是不能太偏离。西方龙还符合龙的形象,依然是龙。但是恐龙就根本不是龙,跟东方龙没有任何关系。”
郑凯却认为,也许最终会有一天,西方龙和恐龙出现在春节装饰中会成为一种常态。
星巴克推出的农历新年商品和红包封套,都是以西方龙为设计。
发言人回复《8视界新闻网》询问时表示,设计背后的故事是饲养员为沉睡了12年的龙献上花朵,以此将其唤醒,这些龙周游世界翱翔天际,落在树上欣赏美景。
“(龙)孜孜不倦地保护人们的安全,促进繁荣,为所有遇到它们的人带来好运。星巴克希望通过这个系列的活动,让大家在今年欢度佳节的同时彼此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