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显示,新加坡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活力在全球排名第十,在亚洲排名第六。其中,新加坡去年的人工智能人才招聘率居世界首位,人才密度居世界第二位。斯坦福大学人类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HAI于周四(11月21日)发布了其全球人工智能活力工具的结果。人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是由斯坦福大学第一位红杉教授、“人工智能教母”李飞飞领导的一个团队。
研究发现,新加坡在几个指标上得分很高。除了招聘率和人才密度,新加坡在机器学习模式方面也跻身前十。“新加坡人工智能人才的显著增加,加上对开发高质量模型的强烈关注,使新加坡成为负责任和包容性人工智能的领导者,”人工智能中心研究员Nestor Maslej说。
全球人工智能活力工具从8个维度和42个指标衡量了36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活力。这八个维度包括研发、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经济、教育、多样性、政策和治理、公众舆论和基础设施。在主要排名中,研发和经济方面的权重最大。这42个指标包括人工智能期刊出版、私人投资、通过的立法、基础模型的数据和互联网速度。

去年,美国位居全球榜首,其次是中国。美国在排名中遥遥领先,特别是在研发和经济方面。美国在开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吸引私人投资和发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在研发、经济和基础设施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实力。该研究指出,中国专注于发展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增加研发资金,使中国成为人工智能强国。排名前十的其他国家是英国(第三)、印度(第四)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五)。
新加坡在2019年首次进入前十名。它在前两年排名第六,2021年降至第十,2022年回升至第七,去年再次排名第十。在回答《联合早报》的提问时,Masre表示:“排名的逐年变化可能反映了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竞争加剧,而不是新加坡表现的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三名之后,积分差距越来越小。例如,排名第一的美国和排名第二的中国之间有30分的差距。排名第五的阿联酋和排名第十的新加坡之间的差距只有5分。”
Masley指出,新加坡在许多指标上继续跑赢大盘。包括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发表、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率、招聘率和人才密度。Masley表示,新加坡排名的变化也可能反映出法国、韩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其他国家的表现有了显著改善。他还表示,从绝对值来看,新加坡要超越那些在人工智能研发或投资方面排名靠前的大国,存在一定的挑战。
未来新增AI岗位 七成为新加坡人和永久公民

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增加1万个人工智能工作岗位,其中7个将成为新加坡人和永久公民,近一半将是信息和数字技术课程的毕业生,另一半将是职业生涯中期的转换者。预算委员会周一向国会提交了第四份报告,并于周二向媒体发布。该委员会由七名人民行动党议员和一名工人党议员组成。审查将侧重于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和Age Well SG的实施,以及法定机构的融资。
去年12月,政府宣布计划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下大幅增加当地人工智能从业者的数量。议会预算委员会在其报告中进一步透露了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的比例,以及毕业生和职业生涯中期转换者在创造的工作中所占的比例。委员会指出,迄今为止,相关的职业中期计划已培训了190名员工进入新职位,这还不包括公司自己的招聘和培训计划。
*部分段落或图片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