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有家归不了!20多年前开始在家中囤积杂物,如今杂物已经“溢出来”堵住家门口,阿嫂过去逾10年在走廊铺纸皮当床。
这名居住在兀兰通道第603座组屋的阿嫂,被指从20多年前开始就在家中堆积杂物,即使多次被劝阻也依然故我,如今这些杂物已经从家中溢出门外,木门被堵得严实,铁门根本关不上。
《新明日报》记者前日走访时,该名看起来年过60岁的阿嫂正睡在门外的纸皮床,只在有人经过时才会坐起来。头发花白的她虽然神情略显呆滞,但看起来精神不错。
阿嫂被问及这些杂物的来源时,仅小声回答是从楼下捡的,并声称准备拿去卖。但当记者进一步追问她是否知道危险性时,阿嫂就闭口不言。

阿嫂面对记者时仅简单回答几句,就闭口不言。
根据观察,阿嫂收集的物品五花八门,除了衣物,还有大量的塑料餐具、行李箱、纸皮和塑料瓶子,更有多个鲜橙放在一个箱子内,当走近时,能隐约闻到里面有一股臭味。
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说,被杂物塞满的四房式单位是阿嫂购买的,以前曾听闻她有工作,但不知为何突然变成这样。
“她有一个哥哥,偶尔会来看她,但大部分时候她都是一个人。”
他说,偶尔会有义工上门送饭给阿嫂,此前也曾看过她的剩饭残羹,邻居因见她可怜,所以也不时会给她食物。
“她平日不会吵闹,对人也温和,所以邻居不会对她有敌意,我的母亲也会帮她剪头发,让她保持卫生。”

大量杂物将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疑患囤积癖
阿嫂的行为疑是囤积癖(Hoarding)。
高级顾问心理医生李清副教授受访时说,囤积行为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囤积癖”),或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行为症状。
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囤积癖的流行率是2%。病情不分男女;通常在青少年期出现,病情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严重。囤积癖患者也可能有其他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和社交恐惧症。
囤积者认为物品有其价值,对物品有强烈感情依附,避免浪费。在严重的情况下,囤积行为可能为患者、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患者鲜少求助。
在处理囤积行为个案时,需要不同机构的协调,帮助患者更了解他们的疾病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