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瑞士银行2024年的最新数据,新加坡的人均收入超越美国,达到8.85万美元,表现上看,这是一个相当可喜的数字,能直观反映新加坡经济的大环境。我觉得吧,平均数这个,看看就好,千万不要自嗨,你要知道,新加坡顶级富豪云集,收入差距还是蛮大的,仅看“平均数”,意义不大,就像不少人调侃的,如果多几个马云移民过来,那么在新加坡,人均百万 美金不是梦。所以,在看这些大方面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每个普通的个体。
就在新加坡实地工作生活的上班族而言,在外人看到的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高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贵的房子,越来越卷的孩子教育,以及越来繁重的家庭负担,换句话说,普通人若没有“躺平”的资本,那么面对的或面临的,终究要度过的,会是满具挑战和压力的一生。所以,作为生活在新加坡的年轻人,要考虑装备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拥有为自己兜底的能力,只有自己站稳了,家人才会更安心。
那么,该如何为自己兜底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首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并为自己带来价值,这包括学历方面的提升,也有技能方面的培养。像我不少朋友,在边工作,边攻读新加坡的硕士,努力拿到更高的学位,一方面可升职加薪,也是为自己以后争取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毕竟新加坡没有铁饭碗,没有安稳的工作,需要从长计议;也有一些朋友,在工作之余,报读或自学一些技能课程,比如摄影、视频剪辑、软件开发等这些,甚至有些已经可以赚钱,学习这些技能,可以预备某一天,当主业不能持续的时候,那么这些所谓的副业,或许可以养活自己。
有人可能会说了,现在工作那么忙,回到家里又要照顾孩子,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搞这些?其实吧,这就因人而异了,时间真的都是挤出来的,我有朋友每天早上5点准点起床,雷打不动,这样就比多数人每天多出了2-3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学习和健身,并一直这么坚持着,我觉得很值得大家学习,包括我在内,我相信强大的自律,一定会给你创造价值,只是时间或早或晚而已。

其次,增加收入来源。话说,为自己兜底的资本是什么?通俗点,那就是“钱”,当然凡事不能全看钱,但没有足够的储备,真的寸步难行。所谓兜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即是尽可能多的累积财富。这就需要在主业之外,开拓更多的收入来源。一些朋友,可能像我一样,也在运营有自己的自媒体频道,通过日常分享来获取流量,甚至有些已从兼职自媒体慢慢变成了全职,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增加收入的方式有很多种,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去挖掘和慢慢尝试,努力迈出第一步,后面就容易了。
除此之外,在新加坡,不少人有投资和理财的习惯,通过投资和理财,来实现被动收入和财富增值,我有不少朋友和客户,多年以前,他的理财收入就远远超过了工资收入,很不错,对吧?有人可能说了,自己要懂这个这行,不少人也想做投资和理财,但是自身不太懂,或者压根不了解,那该怎么做的,这方面下面我会专门提及。
再次,我想谈谈保险。对普通上班族而言,保险可能会比努力工作更重要,平时辛苦操劳、累死累活,一场意外或一次重病,可能会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一夜归零。不少人会说了,现在挣得不算多,开销又很大,哪有那么多闲钱配置保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越是这种情况,越应该配置保险。如果你已经财务自由,卡上有几千万上亿的闲散资金,那么真的是爱买不买,因为万一得了什么病,看病的花销对自身和家庭都影响不大,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一场重病,真的可能会摧毁一个家庭。

如果现在告诉你,住院险、意外险和重疾险这些医疗保险,可以为你兜底,那么你还会拒绝吗?就上面这些医疗保险而言,其实并不贵,像新加坡的住院险,每年可以50-200万新币的住院手术理赔额度;重疾险会比住院险稍贵一些,若保额50万新币,不小心患病,那么可以获得保险公司一次性的赔付,可足以应对患病无工作、无收入期间的家庭开销和治疗费用,可以更安心养病。
如果没有保险,试想一下,新加坡动辄就是天价的医疗费,结果会是这样?任何时候,有50万的保额比找50万现金要容易得多。所谓保险的兜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我想聊聊理财。生活在新加坡,有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生活成本高、各类开销大,需要在我们还能赚钱的时候,趁早为未来做好预备。换句话说,不仅要工作赚钱,还要让自己赚的钱生钱,直白点说,这就是理财。话说,该如何理财,该理什么财呢?
关于理财,有两个原则分享给大家。第一,选择自己认知和理解范围之内的理财。如果你要做的理财,恰好是你的专业领域,这是最理想的状况,如果是在你的专业和认知之外,而你有尝试理解,但还是没能搞明白,那说明你不太适合;二是,理财要符合自身的风险偏好或要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内,一个产品的风险高低,对应的是你风险承受力的大小。如果你只能接受保证的收益,那么让你去炒股或去投资基金,这就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

如果孩子年龄还小,想为孩子预备储蓄金或教育金,是为未来准备的,那么可考虑做中长期储蓄或投资连结险,每年或每月固定将闲钱投入进去即可,金额不在于多少,贵在长期坚持,可实现长期“复利”的效果。
如果考虑未来的退休规划,首先确保方案要足够稳健,毕竟退休的事情马虎不得,需要一定的收益保证,那么可考虑年金或长期储蓄,这样会有一份稳健的退休金保障,很多人要的就是这种可预见的稳定和安心。
如果是单纯追求财富增值,暂时用不到,未来也没有明确需求,那么可考虑长期的投资连接险,一方面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另一方面长期收益是相对不错的,或者考虑做基金定投,有专业投资顾问管理,更有保障。
还有朋友会有财富传承的需求,就是想在自己积蓄充裕的时候,为家人和孩子提早预备一笔钱,这是百年之后留给孩子的财富,那么可考虑做一份终身寿险。

理财并不神秘,人人可以做,只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而已。再次强调一点,理财不在于金额多少,而在于是否坚持,在于何时开始,还是那句话,最好的投资时机有两个,一个是二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
总结一下,所谓的兜底,不外乎凭借自身努力和依靠外界辅助两种方式,提升个人能力,来增加收入来源,这是靠自己,而保险是外界的重要辅助,是将未来可能的风险,提前转移给保险公司来承担,理财是通过第三方的途径来为自己增值。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在新加坡,被称作夹心层一代,确实不容易,这次需要早做预备,努力具备为自己兜底的能力,然后才能为家人兜底,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