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模式像投资 循环“回报”助更多特需人士

团队在星耀樟宜的甘牌烧味(Kam’s Roast)办构思分享会和问答活动,希望吸引特需家庭和善心人士加入计划。(图:受访者提供)
像投资的模式、但初衷和重点仍在于行善;由前著名电视制作人蔡和平创办的新加坡即食品品牌“秒妙SINSTANT”所构思新的社会特许经营模式,希望在召集善心者帮助特需人士的同时,也予以善心者一些金钱上的回报,鼓励他们用这些钱继续帮助其他人,形成一个积极循环。
这项计划涉及三方:特需人士、善心者和“秒妙SINSTANT”。团队的目标是设立一家餐饮店,售卖“秒妙SINSTANT”的即食品,店面全权由特需人士及其家人共同经营,“秒妙SINSTANT”团队则从旁协助,并提供食材。

“秒妙SINSTANT”团队会提供即食品。(图:张慧仙)
团队希望善心者或机构出资15万元,这可以是一笔金钱、或是提供设备、或帮忙寻找店面等。
“秒妙SINSTANT”也会投入5万元,并安排课程给特需人士及他们的家人,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如何保持环境卫生、了解“秒妙SINSTANT”的产品和一家店面的运营等。
创办人蔡和平向《8视界新闻网》分享这个特许经营模式的出发点。“我想帮助特需人士,赋予他们能力,在不知觉之下 ,成就自己”。
也是“秒妙SINSTANT”团队一员的社会责任组织Flour Power总裁杨旭吉说,很多时候,特需人士都有可能在就业方面遇到挑战,例如工作机会少、薪金低、同事歧视等,而这个计划就是希望直接提供特需人士一个工作机会,由他们自己去打理一间店,他们的家人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加入一起工作。

分享会上提供“秒妙SINSTANT”即食品试吃品。(图:张慧仙)
另外,店面的所得收益会平分给特需人士、参与计划的善心人士或机构,和“秒妙SINSTANT”,其中善心人士或机构和“秒妙SINSTANT”的部分所得会捐给慈善。这也意味着,慈善人士或慈善机构所作出的捐赠,有了“回报”。
杨旭吉说,这么做是希望可以帮忙改善“捐助疲劳”(donor fatigue)的情况。

团队在星耀樟宜的甘牌烧味(Kam’s Roast)办构思分享会和问答活动,希望吸引特需家庭和善心人士加入计划。(图:张慧仙)
“这个模型有一点像所谓的投资,只是说我们的初衷点还是行善,就是说它有一个循环的模式,在经营特许经营生意的时候,他们所捐的款项会有一部分循环给他们,过了一个时期,他们可能循环够了基金,可能还可以继续帮助另一组特需人士跟家庭,不只是说他们出钱没回报。”
团队(10月31日)和(11月1日)特别在星耀樟宜的甘牌烧味(Kam’s Roast)办构思分享会和问答活动,希望吸引特需家庭和善心人士加入计划,让计划最快明年就落实、投入运作。
错过分享会但有兴趣的特需家庭和善心人士,可以通过手机号码97201714或电邮[email protected]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