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放弃体制内“铁饭碗”,到新加坡改行做包子

2024年03月15日   •   4万次阅读

“ 编者按:人到五十,从养尊处优的体制内辞职到异国他乡。不甘心躺平,怎么转型?新加坡眼读者、前媒体记者武哥放羊分享了他这个餐饮小白在新加坡从当学徒、到开店创业的心路历程。”

五十知天命。过了50岁我经常想,人的命运到底由老天决定,还是由自己决定?智者往往告诉你,富贵穷通,莫非命也。

餐饮小白想学做包子

2022年6月,杭州建德市政府为推广当地小吃豆腐包,组织免费培训。突然间我想也许我可以进入这个行业。在我的理解中,这个工作很单纯,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

在此之前,我从供职20年的媒体离开,举家搬到新加坡。失去一个体制内的“铁饭碗”,又从一个文字工作者变成一个面点师,让家人们无法理解。

中年转型充满纠结。事业上限清楚写在那里,你不甘心就此混到退休,却又担心自己做不了其他事。这个过程注定不轻松。有朋友给我算了个八字,说:金在火上,千锤百炼。

在建德学了一星期豆腐包,我揣著一张“豆腐包师傅证”回到新加坡。接下来的两年,我先到新加坡的鼎泰丰做了8个月学徒。然后从鼎泰丰离开,在新加坡的开了一年小食店。其中的艰辛是过去从未经历的。一位前辈对我说过,做这行辛苦是家常便饭,你不必提。这话让我心生敬畏。

刚开始做包子,总是充满新手的好奇和盲目自信。再丑的包子在自己眼里都是漂亮的,每一次做出包子都被自己狠狠表扬:“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

一旦进入这一行,情况就变得非常现实。评判标准不在自己,而在市场。我自然而然要问自己一些问题:

你知道包子店怎样生产包子吗?

你知道做一个包子店需要多少本钱吗?

你知道怎么在新加坡请工人吗?

你知道怎么租店面吗?需要买哪些机器?

这些我都不知道。于是我决定先去做学徒。这是前辈们都走过的路。

在鼎泰丰的学徒生涯联系新加坡的bread talk总部,希望到它旗下的鼎泰丰工作。我想到里面学习面点技术,同时看看这家一流小吃企业是如何运作的。

应聘比较简单,到公司总部面试后,就被通知录用。公司要求,需要穿防水防滑的黑色鞋子,黑色袜子,眼镜上不能带有彩色,不可留长指甲。看着自己穿着厨师服的样子,感觉特别奇怪。

工间休息

然后到门店报到。店里给我安排一个小我20岁的师傅。工作从洗笼布、做杂事开始。鼎泰丰以小笼包出名。每个笼子从客人那里回到厨房,需要把笼布拿出来在清水中洗净,再铺到笼中,循环往复。

几天下来,手就洗变了形。过去养尊处优的手长时间泡在水里,失去了油脂,变得干燥,各个手指相继裂口。不得已买了几支护手霜放在包里,有空就拿出来擦。过了一两个月,手渐渐适应,不再裂了。

入职三个月考试作品

然后是给客人上包。这工作对其他人是家常便饭,对我却是个考验。我没有从过去的社会角色中转变过来,潜意识会跳出来说:你怎么混到这个地步?其实在鼎泰丰,面点师给客人上包是常见的事。对所有的饭店从业者来说,给客人上菜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用张雪峰的话说,咱们都是服务业。

克服这样的心理,我花了很长时间。一直到8个月后离开鼎泰丰,那个潜意识还会偶尔跳出来刺激一下自己。只是人已渐渐沉下心来,思考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以后进入餐饮业该怎么做。

在鼎泰丰,最辛苦的工作大概是擀小笼包皮。因为小笼包用死面,只有5克的剂子,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擀开。因为要包住汤汁,小笼包皮还要从边缘到中央逐渐变厚。这就要求一个“发力到放力”的过程,大部分力在中途卸掉了。鼎泰丰每天大约消耗10公斤面粉作小笼包皮。对擀皮手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每天战斗到最后,手掌酸痛,速度减慢,但是客人还在点单,师傅们不断催促:加油!速度!激情!几周下来,手掌上便有了厚厚老茧。

我们的厨房称为前厨,主要做蒸制食品。厨房是透明的,相当于一个店的门面,每天客人都围着看。公司对我们的行为举止要求严格,比如摸了一下头,就要马上洗手。进出厨房第一件事也是洗手,必须洗够时间。厨房360度监控无死角,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查监控调查原因。

鼎泰丰因为客人多,工作节奏非常快。通常一个人擀皮,一个人挖馅,两个人包,一个人蒸,擀皮速度达到一分钟12张以上。遇到节假日,始终被单子压着,那就从中午开始一直最快节奏忙到晚上9点下班。

入职三个月考试作品

擀皮学会之后就学包小笼包和大包。三个月考试通过后,我的工作慢慢多样起来,包括擀皮、发面、包包、打老面等。

希望拥有一家自己的店

在鼎泰丰我看到一个优秀餐饮企业厨房是如何运作的。这里每件工具都有固定位置。每个工作流程固定不变。每项工作都有固定标准。所以小小一间厨房可以生产大量产品。下班之后,厨房打扫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

鼎泰丰的员工餐

我的同事大部分是马来西亚华人,也有少量中国人。他们的交流语言是马来西亚特色的华语,有特别的语调,和很多专门词语。比如生意很忙,他们会说很“烧”,或者“烧炒”。用餐高峰期两个厨师见面,一个问另一个:“烧不烧?”另一个夸张的摇摇头:“烧得脸青青!”时间长了,自然也学着说起来。

我师傅是个憨厚的马来西亚华人,差不多小我20岁。他名字里有个“雄”字,大家都叫他“大雄”。因为膀大腰圆,我总觉得他像熊出没里的熊大。最让我惊叹的是他爷爷生了10个孩子。到他爸爸一辈又生了10个,他是最小的。二战期间,这个家族从广东迁徙到马来西亚,师傅的爸爸拼下不少家业,每个孩子都分到一块。我师傅分到一片鱼塘,所以他经常说如果在新加坡干不出一番事业,就回家养鱼。我在鼎泰丰的时候,他父亲已经90岁。我经常跟师傅说,你爸爸是了不起的人。

离职时和同事合影

入职8个月后,我离开了鼎泰丰,希望拥有一家自己的店。

武哥放羊丨来源

武哥放羊丨图源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