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牌海鲜”已从简易的大排档变成高档气派的餐厅。(联合晚报)
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今在新加坡家喻户晓的无招牌海鲜,上世纪70年代末,只是玛达路巴刹内一家小小的大排档摊位。
来自马来西亚的朱亚九与妻子王金花当时开了这个大排档后,却没有多余的钱来定制招牌,于是一切从简就地取材,把一块木板涂上橙色,好让食客可以辨认。
他们家的招牌菜白胡椒螃蟹打响名声后,“无招牌”久而久之也变成本地食客和美食家口中的金字招牌。

1981年,“无招牌海鲜”这块招牌正式挂出,招牌菜“白胡椒螃蟹”开始远近闻名,好评如潮。(新明日报)
无招牌海鲜从白胡椒螃蟹这道招牌菜开始,不断扩展并逐步走出大排档,进入中高端餐饮市场。除了海鲜餐饮业务外,他们后来还扩展到其他餐饮领域,并在2017年收购了总部设在新加坡的酿酒厂Draft Denmark,同年上市。
无招牌海鲜近年来又先后与中国的小肥羊火锅、韩国的韩式汉堡Mom's Touch Chicken & Burger合作,准备在新马两地大展拳脚。无招牌海鲜目前在新加坡有四家主要的门店,在上海也开有一间分店。
以上介绍的新加坡餐饮品牌出身或许是不起眼的小贩摊位,现在却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
他们的创始人有的是因为乡愁,有的是因为养家糊口,有的则只是单纯想把好吃的带给大家。 怀揣著不同理想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把菜品做好,让顾客吃了满意。或许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够成功吧。
如果新加坡的小贩文化申遗成功,我们说不定还会看到更多“从小贩中心走上世界舞台”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