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米其林推荐 狮城卤鸭摊主欲觅徒弟授艺

2020年08月05日   •   6327次阅读

黄埔市场联谊会主席刘亚龙说,他的广东式卤鸭注重火候、软硬适中,顾客喜欢现砍现吃,“所以急不来”。(温伟中摄)

(新加坡5日讯)黄埔通道小贩中心“人龙”多,主打早市的第91座,每天排队的摊位有鱼汤、潮州粿条汤和卤面;以午晚市为主的第90座,红火摊位包括鸭饭、罗惹、炒虾面、烤鸡翅和鱼头炉。

虽然摊主“时间一到”卖完就收档,来自全岛的食客却都甘愿乖乖排队,只为享用热腾腾的一顿美食。

两摊相连的卤鸭摊和罗惹摊,双双获米其林推荐后人气更旺,卤鸭摊主愿传艺给有心人,呼吁政府“为小贩师父和徒弟配对”,发扬小贩文化。

梁照记卤鸭摊曾在2016年和2017年两度获米其林“必比登”优惠美食推荐,隔壁的“豪华罗杂”罗惹摊也曾四度获米其林推荐,总是人龙不绝的这两摊,都在建国前的上世纪60年代初创业,红字老招牌从没换过。

当了10多年黄埔市场联谊会主席的梁照记摊主刘亚龙(57岁)说,黄埔通道小贩中心分三座共448摊,包括132摊熟食摊(第90座80摊、第91座52摊)和第92座巴刹的216摊,前身是1952年建成的雷曼巴刹,1973年被黄埔巴刹取代,又在1978年扩展为巴刹及熟食中心。

刘亚龙15岁就在街边的潮州卤鸭摊当助手,一年后来到小贩中心的广东式梁照记卤鸭打工,多年后继承摊位。

除了每周二休息,他每天凌晨2时许就摸黑到摊位准备,洗鸭、卤鸭、煮饭煮粥,用七种药材卤五个小时,忙到下午3时才打烊。

“我的卤鸭注重火候、软硬适中、不放味精,感谢顾客耐心排队,令我很感动。好多顾客都吃到第三代了。”

育有两男一女的他透露,30岁长子当工程师,25岁幼子是职业军人,不排除以后会接棒。“他们跟我说过,需要几年时间考虑,我也说‘爸爸这条路也不好走,你们要很有耐心做才来。’”

刘亚龙说,这些年小贩中心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小贩更获尊重,但他担忧越来越多年迈小贩退休,传统美食会逐渐失传。“如果政府能中央管理,为有心学和有心教的配对,更能让小贩文化发扬光大。如果有人有耐心学,我也愿意传授。”

罗惹二代不让亡父顾客失望

继承父业后连续四年获米其林推介,传奇罗惹摊“豪华罗杂”第二代传人说,只求不让顾客和已故父亲失望。

1961年,创办人林岳定15岁在白桥一带沿街叫卖罗惹,1978年迁入黄埔通道小贩中心,生意一直很红火。2014年他患上末期大肠癌,三年前病逝。

林岳定六年前患癌后,原本当行销员的幼子林毅荣(47岁)就辞职打理摊位,从2016年到去年连获四年米其林“必比登”优惠美食推介。

谈到如何维持水准,他说,要坚持最好的材料、经常试吃,也体会父亲教他的秘诀:“多听虾膏酱、亚参水、花生、辣椒、糖以正确比例掺在一起的声音,保持那个感觉。每样东西都要刚刚好、和谐共处,混在一起又各自保持风格,罗惹才会好吃。”

他每天凌晨4时到摊位准备,下午2时打烊,再准备煮虾膏或亚参到傍晚才回家。

他说,当小贩须刻苦耐劳,也要多听顾客意见来改进。“我爸爸从来没有让顾客失望过,我也不想让他和顾客失望。”

林毅荣说,罗惹要好吃,就得坚持用上好材料、经常试吃,保持酱料正确比例,让食材和谐相处并保持各自风格。(温伟中摄)

刘秀蓉的好些招牌甜品改用冰糖,确保不会太甜,同时给料慷慨,打包不另收费,要让顾客感觉物超所值。(温伟中摄)

‘雪莉姐’学艺25年 ‘ 不太甜’甜品 顾客觉超值

学艺25年厚积薄发,女摊主坚持甜品“不要太甜”,要让顾客感觉超值。

“雪莉姐”甜品屋女摊主刘秀蓉(49岁)说,她25年前就到不同甜品摊打工、“跟新马的老师傅学,也跟香港人学”,专心精进手艺。

七年前她毅然创业,前年到黄埔通道小贩中心落户,吸引一群熟客支持。

她的招牌甜品包括豆萱、杨枝甘露、大麦粥、黑糯米、清汤和摩摩喳喳,为了不要“太甜太腻”,好些甜品改用冰糖,同时给料都很慷慨,打包也不另收费,“希望顾客吃了觉得很值得”。

她每天一个人“包山包海”,朝十晚十奋斗,感谢家人支持体谅,也希望等时机成熟开分店。

“小贩身拥一门实在的手艺,提供价廉物美的美食,为此我引以为荣。遇到家境不好的顾客,我也会少收钱,甚至请客。”

烤鸡翅老行尊 独门辣酱吸客

小贩中心“开山元老”也是烤鸡翅老行尊,独门香辣蘸酱,配合外脆内嫩的烤鸡翅,吸引海内外食家支持。

“黄埔烧烤海鲜鸡翅膀摊”摊主陈镇安(70岁)1963年从中国潮州来到新加坡,当年父亲推三轮车卖油炸香蕉,13岁的他放学后就开始去帮忙。

德新中学高中理科毕业和服兵役后,他当了几年书记,晚上也去帮父亲。1978年小贩中心开幕第一天他也在场,几年后他接手摊位,并在1984年改成卖烤鸡翅,后来再加上烤鲜蛤、海螺和螃蟹。

身为烤鸡翅老行尊,他坚持以小葱头、小辣椒等五六种材料秘制香辣蘸酱,烧烤时先搁在一旁用热力将肉烤熟,再将鸡翅烤得皮脆肉香,引起海内外食客支持。

这些年他的贤内助李青平(72岁)每天清晨就到摊位清洗、修剪和腌鸡翅,两人再从下午卖到深夜。两人也欣慰靠这个摊位栽培三女一男成才。

陈镇安(右)与李青平夫妇烤出皮脆肉香的烤鸡翅,满足食客味蕾。

图、文:联合早报

2025年春节新加坡发钱啦!200万公民拿储蓄补贴,80万长者获乐龄花红
2025年01月24日   •   9万次阅读
农历新年除夕夜,新加坡地铁和公交将延长服务时间
2025年01月20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公积金特别户头正式关闭,55岁以上的会员该怎么办?看这里
2025年01月20日   •   6万次阅读
天啊,这个夺命女佣还想回新加坡吗?
2025年01月18日   •   5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李显龙资政双双表态!这9大重要新政需注意
2025年01月20日   •   5万次阅读
“小心!新加坡有个‘芽笼园区’!”
2025年01月24日   •   4万次阅读
13年的杀猪盘!他们在新加坡被“老师”骗了上百万新币
2025年01月18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过年,原来和中国有这么多不同
2025年01月21日   •   2万次阅读
就职典礼竟坐在情报头子身边,Tiktok暂时保住了,条件是...
2025年01月23日   •   2万次阅读
鲨疯了!这个中国知名品牌出海新加坡后,成了老大!
2025年01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春节全岛26大活动:亮灯、音乐会、市集...几乎全免费
2025年01月20日   •   2万次阅读
天呐,新加坡的贫富差距居然这么大!
2025年01月22日   •   2万次阅读
“孤独死”每天都在新加坡上演 见报的只是冰山一隅
2025年01月22日   •   1万次阅读
对不起!拖后腿了!新加坡一个月吃喝拉撒住竟然要花这么多钱
2025年01月23日   •   1万次阅读
不愧是本命年,围观也要吃!万态步行道拍到蛇吞八哥
2025年01月20日   •   1万次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人很少在家做饭?【新加坡百问百答40】
2025年01月2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的天是漏了吗?长命雨到底要下到几时?
2025年01月19日   •   1万次阅读
WP准证离开新加坡前一定要做这件事
2025年01月2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入境卡上的地址怎么填?可以填朋友的租房地址吗?
2025年01月24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神奇的邮政编码你了解吗?
2025年01月23日   •   1万次阅读
4.5米的“白娘子”惊艳亮相!滨海湾蛇年花展太会玩了
2025年01月19日   •   9576次阅读
家庭5年间开支猛增!月均开销高达5931新元,最花钱的是...
2025年01月24日   •   9063次阅读
一大波中国游客即将飞抵!入境新加坡千万要注意这些事情
2025年01月20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140万公积金会员特别账户被关闭,未来将如何影响退休收入?
2025年01月21日   •   87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