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埔市場聯誼會主席劉亞龍說,他的廣東式滷鴨注重火候、軟硬適中,顧客喜歡現砍現吃,「所以急不來」。(溫偉中攝)
(新加坡5日訊)黃埔通道小販中心「人龍」多,主打早市的第91座,每天排隊的攤位有魚湯、潮州粿條湯和滷麵;以午晚市為主的第90座,紅火攤位包括鴨飯、羅惹、炒蝦面、烤雞翅和魚頭爐。
雖然攤主「時間一到」賣完就收檔,來自全島的食客卻都甘願乖乖排隊,只為享用熱騰騰的一頓美食。
兩攤相連的滷鴨攤和羅惹攤,雙雙獲米其林推薦後人氣更旺,滷鴨攤主願傳藝給有心人,呼籲政府「為小販師父和徒弟配對」,發揚小販文化。
梁照記滷鴨攤曾在2016年和2017年兩度獲米其林「必比登」優惠美食推薦,隔壁的「豪華羅雜」羅惹攤也曾四度獲米其林推薦,總是人龍不絕的這兩攤,都在建國前的上世紀60年代初創業,紅字老招牌從沒換過。
當了10多年黃埔市場聯誼會主席的梁照記攤主劉亞龍(57歲)說,黃埔通道小販中心分三座共448攤,包括132攤熟食攤(第90座80攤、第91座52攤)和第92座巴剎的216攤,前身是1952年建成的雷曼巴剎,1973年被黃埔巴剎取代,又在1978年擴展為巴剎及熟食中心。
劉亞龍15歲就在街邊的潮州滷鴨攤當助手,一年後來到小販中心的廣東式梁照記滷鴨打工,多年後繼承攤位。
除了每周二休息,他每天凌晨2時許就摸黑到攤位準備,洗鴨、滷鴨、煮飯煮粥,用七種藥材鹵五個小時,忙到下午3時才打烊。
「我的滷鴨注重火候、軟硬適中、不放味精,感謝顧客耐心排隊,令我很感動。好多顧客都吃到第三代了。」
育有兩男一女的他透露,30歲長子當工程師,25歲幼子是職業軍人,不排除以後會接棒。「他們跟我說過,需要幾年時間考慮,我也說『爸爸這條路也不好走,你們要很有耐心做才來。』」
劉亞龍說,這些年小販中心硬體設施不斷提升,小販更獲尊重,但他擔憂越來越多年邁小販退休,傳統美食會逐漸失傳。「如果政府能中央管理,為有心學和有心教的配對,更能讓小販文化發揚光大。如果有人有耐心學,我也願意傳授。」
羅惹二代不讓亡父顧客失望
繼承父業後連續四年獲米其林推介,傳奇羅惹攤「豪華羅雜」第二代傳人說,只求不讓顧客和已故父親失望。
1961年,創辦人林岳定15歲在白橋一帶沿街叫賣羅惹,1978年遷入黃埔通道小販中心,生意一直很紅火。2014年他患上末期大腸癌,三年前病逝。
林岳定六年前患癌後,原本當行銷員的幼子林毅榮(47歲)就辭職打理攤位,從2016年到去年連獲四年米其林「必比登」優惠美食推介。
談到如何維持水準,他說,要堅持最好的材料、經常試吃,也體會父親教他的秘訣:「多聽蝦膏醬、亞參水、花生、辣椒、糖以正確比例摻在一起的聲音,保持那個感覺。每樣東西都要剛剛好、和諧共處,混在一起又各自保持風格,羅惹才會好吃。」
他每天凌晨4時到攤位準備,下午2時打烊,再準備煮蝦膏或亞參到傍晚才回家。
他說,當小販須刻苦耐勞,也要多聽顧客意見來改進。「我爸爸從來沒有讓顧客失望過,我也不想讓他和顧客失望。」

林毅榮說,羅惹要好吃,就得堅持用上好材料、經常試吃,保持醬料正確比例,讓食材和諧相處並保持各自風格。(溫偉中攝)

劉秀蓉的好些招牌甜品改用冰糖,確保不會太甜,同時給料慷慨,打包不另收費,要讓顧客感覺物超所值。(溫偉中攝)
『雪莉姐』學藝25年 『 不太甜』甜品 顧客覺超值
學藝25年厚積薄發,女攤主堅持甜品「不要太甜」,要讓顧客感覺超值。
「雪莉姐」甜品屋女攤主劉秀蓉(49歲)說,她25年前就到不同甜品攤打工、「跟新馬的老師傅學,也跟香港人學」,專心精進手藝。
七年前她毅然創業,前年到黃埔通道小販中心落戶,吸引一群熟客支持。
她的招牌甜品包括豆萱、楊枝甘露、大麥粥、黑糯米、清湯和摩摩喳喳,為了不要「太甜太膩」,好些甜品改用冰糖,同時給料都很慷慨,打包也不另收費,「希望顧客吃了覺得很值得」。
她每天一個人「包山包海」,朝十晚十奮鬥,感謝家人支持體諒,也希望等時機成熟開分店。
「小販身擁一門實在的手藝,提供價廉物美的美食,為此我引以為榮。遇到家境不好的顧客,我也會少收錢,甚至請客。」
烤雞翅老行尊 獨門辣醬吸客
小販中心「開山元老」也是烤雞翅老行尊,獨門香辣蘸醬,配合外脆內嫩的烤雞翅,吸引海內外食家支持。
「黃埔燒烤海鮮雞翅膀攤」攤主陳鎮安(70歲)1963年從中國潮州來到新加坡,當年父親推三輪車賣油炸香蕉,13歲的他放學後就開始去幫忙。
德新中學高中理科畢業和服兵役後,他當了幾年書記,晚上也去幫父親。1978年小販中心開幕第一天他也在場,幾年後他接手攤位,並在1984年改成賣烤雞翅,後來再加上烤鮮蛤、海螺和螃蟹。
身為烤雞翅老行尊,他堅持以小蔥頭、小辣椒等五六種材料秘制香辣蘸醬,燒烤時先擱在一旁用熱力將肉烤熟,再將雞翅烤得皮脆肉香,引起海內外食客支持。
這些年他的賢內助李青平(72歲)每天清晨就到攤位清洗、修剪和腌雞翅,兩人再從下午賣到深夜。兩人也欣慰靠這個攤位栽培三女一男成才。

陳鎮安(右)與李青平夫婦烤出皮脆肉香的烤雞翅,滿足食客味蕾。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