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为何非上调不可? 新加坡​“财爷”亲口答疑

2020年03月02日   •   9576次阅读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近两小时的预算案总结演讲内容扎实。(国会视频截图)

作者 张丽苹

年财爷在新加坡财政预算案作出宣布:消费税将于2021年至2025年之间从7%上调至9%

时隔一年,财爷却在上周宣布的财政预算案掷出糖果:免惊!消费税在2021年暂时不会上调。而且政府还未雨绸缪,准备了一个60亿新元的“定心及援助配套”,会在消费税上涨的日子里补贴国人。

许多人听完后稍稍放宽心,但仔细一想,心中又浮现以下疑问:

既然都能拿出60亿新元来准备“定心及援助配套”,还提高消费税干嘛?这不是开玩笑吗?

政府要增加税收,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让有钱人多掏钱啊,上调消费税杯水车薪。

新加坡不是有很丰厚的储备金吗?拨一点出来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政府为么这样一毛不拔?

总之在老百姓眼里,政府别想着提高消费税来加重国人负担就对了。

蚁粉们是不是也这么想? 你以为财爷不懂民意民情?

其实,上述那些“民众的反馈”,一条一条都写在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这名“财爷”周五(2月28日)下午在国会上总结本财年财政预算案辩论的演讲稿里。 显然的,财爷对民意民情并不陌生。

王瑞杰在国会总结预算案辩论时显得相当轻松自在。(国会视频截图)

王瑞杰今天发表的总结演讲长达1小时45分钟。比起上周的宏观、远大演讲,今天所说的课题比较接地气、逻辑思维深入浅出、演讲过程中,财爷也比较轻松、比较有感情、比较有温度。

虽然王瑞杰演讲时也用中文发言,但红蚂蚁还是比较喜欢他的英语演讲内容,比较扎实而且陈述得比较饱满完整,让红蚂蚁不免想起有点久远、考得不太理想的那门宏观经济学课。

先说说今天这份长达57页的演讲稿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字有哪些。

GST(消费税):57次

Tax(税收):57次

Care(关怀):33次

Healthcare(医疗):30次

王瑞杰开门见山就说,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秉持的做法就是“轻税收”(tax lightly),让国人可以将辛苦赚来的钱放进自己口袋而不是上缴。

“首先,让我来说说为什么我们需要提高税收。没有任何人喜欢缴税,就连财长也不喜欢。” 世界各地的政府,必须解决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公共医疗开支,新加坡也不例外。由于政府的这些支出将让全体国人受益。所以,必须用一种人人都能承担部分费用的公平税收法。

随着人口老化,这块开支会像发酵面包那样,越变越大。美国的公共医疗开支目前占GDP的14%、德国的占9%、日本这块开支也占了GDP约8%至9%。 新加坡2000年的公共医疗开支占GDP的0.7%,2015年翻了两倍增至2.1%,但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偏低的,未来15年估计还需要上涨一个百分点。

新加坡组屋设有年长者医疗护理设施,需要大量资源。政府必须探讨如何以可持续性方式筹集资金,其中包括增加税收。(联合早报)

王瑞杰指出,10年前,新加坡动白内障手术的人只有1万人,去年却升至3万人,这说明了新加坡的人口正在老化(预期寿命高达85岁)。年龄在80岁以上的国人10年来也翻了一倍,达11万2000人。

新加坡的公共医疗开支属于经常性开支,不是付完一次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而且每年会越滚越大,因此政府必须为它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来源。

好啦,庞大的医疗开支该由谁埋单?有议员提议,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公司税,这样就能立竿见影“财源滚滚来”。

提高所得税会伤到中产阶级,提高公司税会吓走企业

不过王瑞杰解释说,新加坡其实一直在上调最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税率,2018年也调高了价位在100万新元以上的住宅单位的买家印花税。

但是调高个人所得税或公司税是有上限的,否则我国的中产阶级将首当其冲吃不消,而且那些大机构和企业也会陆续撤出新加坡,到时无数宝贵的工作机会也会跟着流失,损失最大的将是国人,得不偿失。

目前,本地收入最高的10%的国人缴付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占所得税总收入的80%。

收入最低的10%的国人缴交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只占所得税总收入的9%,但他们能享有政府给予的28%福利。

提高消费税,首当其冲的是“肥羊”

消费税是一种税基广阔(broad-based)的税收。这类税收比较公平“人人有责”,而且收入越低的人付得越少。

“我问选区居民,如果每天花费10元,会否愿意再多掏出2角钱,来确保自己与父母辈的医疗需求能有所保障?他们很多人听了都愿意接受这个小小的成本增加来换取大大的安心。”

将消费税提高两个百分点,从7%增至9%,将能提供相等于每年0.7%GDP的税收。到时大多数国人都能用“定心及援助配套”里的补贴来抵消2%消费税增幅,长达五年。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麻烦?一方面提高消费税,另一方面又给补助,别起消费税不就得了? 财爷说,两者是不一样的。因为提高消费税后,首当其冲的“大肥羊”是外国人和旅客,以及那些收入最高的20%国人。

新加坡是外国旅客最爱的目的地之一。(法新社)

目前新加坡的消费税净收有超过60%来自这些“肥羊”。(财爷没说但红蚂蚁悟出的弦外之音就是:不收白不收)。

本地收入最低的40%的家庭在获得永久性消费劵补贴后,消费税净收只占总消费税金额的10%。 从这里不难看出,消费税在操作上,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税收。

何不直接挪用储备金来资助税收? 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储备金是“未来钱”,是国家的“留窝蛋”(nest egg)、不到命运攸关时不能轻易动用。

我国在2008年推出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贡献(Net Investment Returns Contribution, NIRC),性质上很像你我熟悉的现金投资回报利率的概念。

王瑞杰说,在2019财政年,我国的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贡献金额为170亿新元(占GDP的3.3%),是政府财政的最大收入来源。光是这笔170亿元,就足够支付教育部贸工部这两大部门的开支预算。

2019财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是120亿新元,消费税收入则是110亿新元。

如果没有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贡献,就算是将个人所得税提高一倍,或将消费税提高一倍,从7%提高到14%,也远远不够用。

(国会视频截图)

全球最先进的国家都面对一个棘手问题:“前任”政府历年来留下来的各种国家债务,相等于2%GDP,为了偿还巨债,他们只能向国民征税。这是先用未来钱的概念。

新加坡则不同,因为有前人种树,后人才得以乘凉,这得归功于建国一代领袖的远见。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坐吃山空,反而必须负责任的善用储备金,将这份财富代代传下去。

新加坡两次挪用过储备金

第一次: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在已故总统纳丹的批准下,取出1500亿新元储备金来保障全国人民的银行储蓄存款,既稳住民心也稳住整个银行系统,当时没有一家银行倒闭,稳稳度过大风大浪。风平浪静后,这笔1500亿元保障金又存回国家储备金里。

第二次: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政府取出49亿元的储备金来资助“振兴经济配套”,协助国人度过难关。一年后经济回弹,政府从财政预算拨出49亿元,归还给储备金。

今年冠病疫情来袭,政府目前仍无需动用到国家储备金。不过王瑞杰说,如果冠病疫情的情况持续恶化,在必要时,他将寻求哈莉玛总统的批准,动用国家储备金来救援。

王瑞杰在总结时分享了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2001年说过的一句名言: “任何一个政府最任重道远的义务是什么?不是对现在,更不是对过去,而是要对未来负责。”(What is the deepest obligation of any government? It is not to the present, and certainly not the past, but to the future) 想听听王瑞杰用中文总结,可点击以下视频。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