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出炉,新加坡再次稳居全球第四,得分750分,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
前三名分别是纽约(769分)、伦敦(762分)和中国香港(760分),这四大城市继续占据国际金融版图的“第一梯队”。

虽然新加坡的排名没有变化,但在多个关键领域持续进步,尤其是金融科技、外汇交易、专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尤其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专业服务”这一项上全球排名第一!

这意味着全球顶级的银行、会计事务所、法律顾问等专业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新加坡作为亚洲总部。
这座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正以稳健的步伐,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影响力。
01 新加坡的核心金融竞争力
稳中有升
根据GFCI报告,新加坡在五大核心指标中均表现不俗:
经商环境:全球第四
人力资本:全球第四

基础设施:全球第四
金融发展:全球第五
声誉:全球第四
这些排名反映出,新加坡凭借稳定的政策环境、强大的基础设施和高度国际化的人才储备,稳固了自身的竞争力。
01 专业服务全球领先
新加坡已经成为跨国企业的区域总部首选地,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机构。
这里不仅服务质量过硬,办事效率高,而且国际化程度极高,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
02 金融科技生态蓬勃发展
在金融科技领域,新加坡稳居全球前三!
尤其是在外汇交易方面,新加坡的日均交易量已达850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此外,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被国际机构称为“全球政策典范”,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支持创新。
03 金融机构高度集聚
目前,新加坡吸引了超过200家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包括花旗、摩根大通、瑞银等巨头。
其业务范围覆盖财富管理、证券交易、离岸人民币业务等,构建了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
02 细分领域亮点
从硬实力到软实力
01 财富管理中心地位稳固
新加坡是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过去5年间,资产管理规模以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增速远超同区域其他金融中心。
这里吸引了大量的高净值个人和家族基金,原因在于其税务友好政策、隐私保护机制,以及稳健的市场环境。
02 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迅猛
依托与中国紧密的经贸联系,新加坡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日均人民币清算量占全球市场的6.8%,为亚太企业提供高效的跨境结算服务。

03 基础设施与人才储备领先
新加坡在港口效率、数字化基础设施、双语人才方面均表现出色。
例如,金融区5G覆盖率已达98%,大幅提升了高频交易和远程金融服务的运行效率。
03 区域竞争格局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四,但与排名第三的中国香港仍有10分差距。
中国香港的优势在于资本市场规模、IPO募资量等指标更具吸引力。
新加坡则凭借政治稳定、多元资产配置能力,吸引了大量避险资金。
与此同时,亚洲其他新兴金融中心也在崛起,比如吉隆坡(排名51)等地正在加速发展,但短期内仍难以挑战新加坡的区域核心地位。

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新加坡政府推出“2025金融服务业转型蓝图”,计划通过以下举措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
推广可变资本公司(VCC)架构,增强资产管理行业的吸引力。
这些政策预计将在2026年前推动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万亿新元,进一步缩小与中国香港的差距。
结语
金融之城的未来图景
从亚洲美元市场的诞生地,到如今的全球金融科技前沿,新加坡始终走在创新和开放的前沿。
2025年的GFCI报告再次证明:
新加坡不仅是资金和信息的交汇点,更是专业服务、监管智慧、跨文化协作的典范。

对于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而言,新加坡既是稳健的“避风港”,也是探索全球机遇的“起锚地”。
未来,新加坡将继续在全球金融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稳步迈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