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出爐,新加坡再次穩居全球第四,得分750分,與去年相比穩中有升!
前三名分別是紐約(769分)、倫敦(762分)和中國香港(760分),這四大城市繼續占據國際金融版圖的「第一梯隊」。

雖然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但在多個關鍵領域持續進步,尤其是金融科技、外匯交易、專業服務等方面的表現尤其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專業服務」這一項上全球排名第一!

這意味著全球頂級的銀行、會計事務所、法律顧問等專業機構,越來越傾向於選擇新加坡作為亞洲總部。
這座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正以穩健的步伐,進一步鞏固其國際影響力。
01 新加坡的核心金融競爭力
穩中有升
根據GFCI報告,新加坡在五大核心指標中均表現不俗:
經商環境:全球第四
人力資本:全球第四

基礎設施:全球第四
金融發展:全球第五
聲譽:全球第四
這些排名反映出,新加坡憑藉穩定的政策環境、強大的基礎設施和高度國際化的人才儲備,穩固了自身的競爭力。
01 專業服務全球領先
新加坡已經成為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首選地,匯聚了全球頂尖的會計、法律、諮詢等專業機構。
這裡不僅服務質量過硬,辦事效率高,而且國際化程度極高,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第一。
02 金融科技生態蓬勃發展
在金融科技領域,新加坡穩居全球前三!
尤其是在外匯交易方面,新加坡的日均交易量已達850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倫敦和紐約。

此外,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監管框架,被國際機構稱為「全球政策典範」,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支持創新。
03 金融機構高度集聚
目前,新加坡吸引了超過200家國際銀行和金融機構設立區域總部,包括花旗、摩根大通、瑞銀等巨頭。
其業務範圍覆蓋財富管理、證券交易、離岸人民幣業務等,構建了完整的金融生態體系。
02 細分領域亮點
從硬實力到軟實力
01 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穩固
新加坡是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中心,過去5年間,資產管理規模以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擴張,增速遠超同區域其他金融中心。
這裡吸引了大量的高凈值個人和家族基金,原因在於其稅務友好政策、隱私保護機制,以及穩健的市場環境。
02 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迅猛
依託與中國緊密的經貿聯繫,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日均人民幣清算量占全球市場的6.8%,為亞太企業提供高效的跨境結算服務。

03 基礎設施與人才儲備領先
新加坡在港口效率、數字化基礎設施、雙語人才方面均表現出色。
例如,金融區5G覆蓋率已達98%,大幅提升了高頻交易和遠程金融服務的運行效率。
03 區域競爭格局
挑戰與機遇並存
雖然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四,但與排名第三的中國香港仍有10分差距。
中國香港的優勢在於資本市場規模、IPO募資量等指標更具吸引力。
新加坡則憑藉政治穩定、多元資產配置能力,吸引了大量避險資金。
與此同時,亞洲其他新興金融中心也在崛起,比如吉隆坡(排名51)等地正在加速發展,但短期內仍難以挑戰新加坡的區域核心地位。

為了繼續保持優勢,新加坡政府推出「2025金融服務業轉型藍圖」,計劃通過以下舉措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提升市場准入便利度;
推廣可變資本公司(VCC)架構,增強資產管理行業的吸引力。
這些政策預計將在2026年前推動新加坡的資產管理規模突破5萬億新元,進一步縮小與中國香港的差距。
結語
金融之城的未來圖景
從亞洲美元市場的誕生地,到如今的全球金融科技前沿,新加坡始終走在創新和開放的前沿。
2025年的GFCI報告再次證明:
新加坡不僅是資金和信息的交匯點,更是專業服務、監管智慧、跨文化協作的典範。

對於尋求國際化發展的企業和個人而言,新加坡既是穩健的「避風港」,也是探索全球機遇的「起錨地」。
未來,新加坡將繼續在全球金融舞台上占據重要地位,穩步邁向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巔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