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漫画界奥斯卡”艾斯纳奖(Eisner Award)2017年度的三大奖项(“最佳作家∕画家”、“最佳出版设计”及“最佳美国版国际漫画[亚洲]”)归于新加坡漫画家刘敬贤。
这是新加坡漫画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然而官方却保持了奇异的沉默,与此相反,在这部漫画获奖之前,新加坡民间却早就引发了一波波的抢购风潮。为什么呢?
现在,这部漫画已经引进国内,我们在阅读之后,想必都能找到答案。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画艺并无研究,那就抛开漫画技艺,说说这部漫画内容带来的感受与冲击吧。

新加坡并没有陈福财这个漫画家,但是刘敬贤以假乱真的手法赋予了陈福财强烈的存在感,而透过陈福财的眼睛看到的一切,也都是真实的。总体而言,这部图像小说有三条相互交织的主线:
主线一:主角陈福财是一个草根小人物,他的梦想、努力和失败,他的朋友、家人、同事、邻居,他们的生活是新加坡的市井日常。
全书从2010年陈福财72岁时开始讲起。
一个戴眼镜的干瘪老头儿的回忆录,老头儿总是爱讲过去的事情。
老头儿的心,依然没老。他说:“也许我就是命中注定要成为新加坡最伟大的漫画家吧。”

老头儿也有过青葱少年时。《芽笼山》描绘童年生活:
小的时候,我住在芽笼路上的一间店屋里。每天晚饭前,我的哥哥、两个妹妹和我都会在家附近的某处集合,我们将那里命名为“芽笼山”。妹妹们总是在玩弹珠,我和哥哥则会叫上附近的男孩,一起玩一种叫“打棍”的游戏。(游戏的具体过程被分解成小格漫画,略。
《芽笼山》的最后两张是黑白色调的。黑白的记忆,“在老照片里,芽笼山不过是一个几英寸高的小山坡”,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都市场景里,往日的岁月已是来无踪迹。

回忆是陈酒,让人醺然、唏嘘。我小时候也有过很多这样的游戏呢,也经常打弹珠、跳皮筋、扎花儿,还和男孩子一起冲锋打碉堡、警察抓小偷、老鹰抓小鸡……
福财家里是开杂货店的,作者放了一张杂货店的老照片,这部作品里还会出现一些旧报纸剪影、电影海报、速写的老建筑、人物素描、油画等等,有“非虚构”的纪实效应。
10岁的福财喜欢帮爸妈看店,这样他就可以趁著没顾客的时候画画儿啦。对于要成为艺术家的孩子来说,遭到阻力不足为奇,但是福财的爸爸妈妈很好哦,可能他们也是不懂画画儿是干嘛的。能养活自己吗?能。哦,那就去做吧。


可是,靠画画儿养活自己真的好难好难好难……
福财以后就明白啦。一堆一堆的画稿,要出版那么难;有啥好点子,说不定别人顺手就偷走;老板再开明,也是要赚钱的;小伙伴们再要好,也是很难一起长期支撑的。没关系啦,福财哥还是不停地画呀画,有时候合作也很愉快,朋友有了好点子,福财就赶紧画下来,啊呀,这就是我要的图画。被退稿,好沮丧啊,走在路上,竟然有小朋友跑过来,有人认出来,说,我好喜欢你的漫画,啊啊啊啊!喜欢这样的财哥,喜欢那些朴素的人们,暖心!
福财做了一个梦,就像进了“夸夸群”:线条大胆自信、极具表现力;大师级的节奏感;文本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伟大的艺术总能受到赏识;是金子总会发光……

哦,天啊!是个美梦。今天晚餐必须得加点干酪。哈哈哈哈哈哈……
这部漫画的时间跨度,必然会让人陷入回忆。朋友在光阴里走失,十年之后,你不再是你,而我还是我。这样的光景随处可见——大楼里、社区中,旧的生活方式被时代的浪潮淘汰。曾经跟在后面追着跑的移动电影,渐渐渐渐,不来了,后来,消失了……

主线二:主角是漫画家,这个身份设定很重要,因此这部作品会有“套娃”结构,漫画里有漫画,想像丰富,有许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同时作者会致敬一些漫画经典。
陈福财出生在1938年。
那一年,新加坡没有发生特别的事。
那一年,比诺在英国首次亮相;超人在美国出道。不过,他们都不是福财的菜。
福财,最爱的是——手冢。《阿发的超级铁人:觉醒》是陈福财首部出版作品。这部漫画在他16岁时创作,共34页,其节选在《前进》杂志上首度面世,之后全本收入掷石出版社出版的《阿发的超级铁人》第一季,讲述阿发、好友伟明、小狗呦呦以及主角超级铁人的故事。(这介绍可真像有那么回事儿啊,咱福财哥出版的作品,都会被他的传记作者刘敬贤重新打捞、郑重介绍。福财哥很认真,有很多漫画情节和人物设计手稿留存,值得好好研究。)

是不是,很有点手冢的《铁臂阿童木》的感觉啊?
《漫画之王》用陈福财的名义致敬漫威、复联、蜘蛛侠、超人、蝙蝠侠、外星人入侵等经典。
陈福财的巅峰代表作,叫《蟑螂正传》。在《漫画之王》里是很完整的作品,而且是系列。
阿源是一个夜香工(倒马桶的),有一回被蟑螂咬了一口,有了超能力,然后……
这故事是不是有点耳熟?



财哥的作品不止是快消品,财哥在一开始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就说了:
我们要画自己的东西,是全新的故事!
主线三:20世纪新加坡的社会政治历史,会用漫画或动物寓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陈福财的漫画里,更准确的说,是在刘敬贤的这部《漫画之王》里,我们读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是新加坡的建国历史,是新加坡的党派政治,是新加坡普通百姓的命运。
这部漫画有非常详细的附录,漫画里提到的历史和事件都会做出注解,完全可以当作一部独立的新加坡简史来阅读。也可以边看漫画边翻注解,更明白来龙去脉。
细心的读者,大概会注意到,财哥的大名,叫“查理·陈福财”。这个名字很英式味儿。
新加坡从前是大不列颠的殖民地,然后日本人打了进来,后来新加坡又跟马来亚分离,这些重要事件在这部漫画里都能看到,被处理成动物寓言的形式。

英国猴子带着新加坡喵和日本汪在丛林作战。(但这一画风随后随着主题越来越深刻,逐渐变得写实。)
马来亚人付出了信任,却被关进了笼子。
你可以相信谁?
战争开始马上就拔腿跑的白人?
丧失人性,只懂得服从杀人命令的日本士兵?
还是那些借革命之名,给罪行披上政治外衣的人?

福财私底下也创作了一系列小的漫画作品,马来亚人是米奇妙妙鼠,总理是一头红毛猩猩,这个漫画讲了马来亚被新加坡丢弃的历史。


大卫·马绍尔不愿用武力阻止工会和同学们的抗议游行,因此,英国殖民政府对于独立后的新加坡是否能维持经济和政治稳定一事毫无信心。

大象先生(大卫·马绍尔)开始任职首席部长,他以辞职为威胁迫使英国人让步。
翻开《漫画之王》,在正文之前,首先是一场对决。
《一山不容二虎》,左边是李光耀,右边是林清祥,两个人摆出分庭抗礼的姿态,为自己辩解,也相互指责对方的过失。林清祥说:“李光耀领导下的新加坡,的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揽镜自照,你看到了什么?”李光耀说:“有些人质疑我为新加坡选择的出路,可他们现在在哪儿呢?”

我们都熟悉李光耀这位“新加坡国父”,那么,林清祥是谁呢?
林清祥与李光耀并称“新加坡独立运动双雄”。他出生于一个新加坡福建移民社区的平民家庭,后来成为工人领袖,领导过一系列的罢工运动,在下层民众中很有号召力。
在20世纪中叶,为了争取新加坡独立,李、林两人曾经联手创立“人民行动党”,但在李光耀成为新加坡自治第一任总理之后,双方的政治分歧越来越明显,林清祥领导的左翼反对党遭到李光耀的弹压,林清祥本人被捕入狱,后来出走英国,以卖水果维生。1996年因心脏病在英去世,终年63岁。
这段历史在漫画中得到了形象的展现,他们曾经是盟友,并肩对抗外星人入侵。

然后是分裂和背叛。(这在《蟑螂侠》的结局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