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蚕蛹、蚱蜢、黄粉虫幼虫、欧洲蜜蜂和独角仙等16种昆虫获新加坡食品局批准,可进口至新加坡作为食物售卖。公众预计能从2023年下半年起,吃到这类昆虫食品。

食品局从去年10月5日至12月4日期间,针对昆虫及昆虫制成品的进口条件和相关执照要求,展开咨询活动。当局一共收到53份反馈,一些业者对于进口可食用昆虫表示欢迎,也有人担心食用昆虫是否安全。
新加坡参考了欧盟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泰国等国家的做法,在完成全面科学评估后得出的结果是,一些已有食用记录的昆虫种类可以当作食物来食用。

获准进口至本地的可食用昆虫必须符合一系列安全规定:
1.提交相关文件以证明昆虫及制品是在受管制的场所饲养或制造;
2.须以卫生的方式包装和运输,不能含有污染物等。
3.业者若在产品中使用了昆虫作为食材,必须在包装上清楚列明,确保消费者知道他们所购买的食品含有昆虫。
16种可供食用的昆虫列表
一、直翅目昆虫7种
1.家蟋蟀 (Acheta domesticus)
2.斑纹蟋蟀 (Gryllodes sigillatus)
3.田野蟋蟀/棕蟋蟀 (Gryllus testaceus)
4.黑斑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
5.非洲迁移蝗(African migratory locust)
6.美洲飞蝗 (Schistocerca americana gregaria)
7.蚂蚱(Oxya japonica Thunberg)
二、鞘翅目昆虫3种
1.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 morio)
2.黄粉虫幼虫 (Tenebrio molitor larvae stage)
3.黑甲虫 (Alphitobius diaperinus larvae stage)
三、鳞翅目昆虫3种
1.大蜡螟 (Galleria mellonella)
2.小蜡螟 (Achroia grisella)
3.家蚕 (Bombyx mori)
四、甲虫科昆虫
1.蛴螬(Protaetia brevitarsis)
2.犀牛甲幼虫 (Alomyrina dichotoma)
五、膜翅目昆虫
1.西方蜜蜂/欧洲蜜蜂 (Apis mellifera)
不在清单上的昆虫种类则需作为新型食品,另外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