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疫情可能需2周才能减缓,后期或日增3千例

2021年09月23日   •   3万次阅读

本地的每日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0,看着每日增长的病例,并没有减少的趋势,这波疫情到底什么时候能过去?

可能需要2周

根据谷歌地图的数据显示,由于病例激增,国人的休闲活动量上周已经开始减少,不过反应到病例数字上的话,可能需要两周。

零售与休闲指的是餐馆、咖啡厅、购物中心、游乐园、博物馆、图书馆和戏院等地点的移动趋势。

根据现在的疫情发展,将时间线往后推来看过去几个月的趋势,新加坡民众的七天平均零售与休闲活动量在6月21日左右恢复堂食前后开始增加,本土病例在大约三个星期之后开始回升,随后出现KTV感染群和裕廊渔港感染群。

随后在7月22日重返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禁止堂食,七天平均新增病例在这时达到那一波疫情的巅峰。虽然活动量迅速减少,但那一波疫情花了大约三个半星期才达到最低点。

当时,防疫措施已经放宽,开始进入预备期,活动量从8月10日开始明显增加,七天平均新增病例达到最低点不久,白沙浮广场感染群和巴士转换站职员感染群陆续出现,本土病例也开始激增。

日增或达3千

据本地传染病专科医生估计,本土病例最高可能达到每日新增3000至4000起的水平。但他也指出,疫情走向已经开始放缓,要看后续的发展。

但每日确诊数字已不是关键。

只要本地仍然允许一定程度的社交与餐饮活动,以及工作场所和校园交流,我们就必须接受,病例短期内是无法减少的。而且,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冠病病毒,这也是强烈鼓励大家接种疫苗的原因。

至于病例最高会到什么水平,又会在何时达到顶峰,这得看新加坡下来半年至一年的政策。但相关部门若是对疫苗接种计划以及医疗资源有信心,或许也可能进一步放宽限制,而社区病例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确诊数字已经越来越不是关键。若不进一步收紧限制,病例数字不太可能减少,民众是否仍然需要为了确诊数字而担心,医院的情况更为重要,政策也应该依照这个情况而定,而非单纯地看每日新增病例。

医疗系统压力增大

专家呼吁民众控制活动量,让病例数字得到更好的控制,给予医疗服务喘息的空间。

新加坡目前共有100个加护病房床位可以应付冠病病患,若有需要,可在短时间内增加至300个,但与冠病共存,可以合理接受的加护病房病例应该在30起左右。

关键已经不是冠病重症病例有多少,而是整体医疗资源和整体医疗需求,包括非冠病的加护病房需求。

一些公共医院的急诊部面临因出现轻微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就医的病患激增的情况,医院病床的使用越来越紧张。

截至昨天,本地共有1109名冠病病患正在住院接受治疗,重症病患人数在9月12日突破50起之后持续上升,五天后就突破100起,昨天达到164起,加护病房病例占17起。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周共有七人因冠病逝世。

减小活动范围

大家跟家人或一小群固定的朋友外出用餐并无大碍,不会扩大病毒的攻击范围,不过倘若要跟很多不同的人一同吃饭、喝酒,就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完成疫苗接种者通常会在一周内快速康复,但以防自己成为“无声的传播者”,不妨在跟另一群人聚餐之前隔一个星期;如果尚未完成疫苗,康复期可能长达两周,不妨就隔个两周。

“换言之,不需要关闭餐馆、酒吧、小贩中心,只要我们自律,控制自己的活动,减少病毒的攻击范围。”

本地的政策相对人性化,政府只能制定生硬的规则,但我们每个个体都是活生生、有思想,且希望也是有责任心的人,可以多尽一份力,自我管制,在下来两个月进行有限度的社交活动,长远而言就有助减少新病例,减缓医护人员和前线工作者所面对的压力。

“本土病例应该还是会继续增加,但希望是以越来越慢的速度,直到趋势回跌一个可控水平。”

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场景。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71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