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调整入境隔离政策后,新加坡卫生部明确密切接触者划分

2021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宣布,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旅客的居家通知期将从21天调低至14天,不过他们须在履行居家通知期间使用自助检测仪自行检测。

缩短居家通知要求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今早的文告,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密切留意本地和全球冠病趋势,在分析过去一个月的新证据后,决定缩短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旅客的居家通知要求。

从6月23日晚上11时59分起,这些旅客只须在指定设施履行14天居家隔离,而不是之前的21天。

他们将在抵新当天和第14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若第14天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便可完成居家通知。

除了这两次测试,从6月27日晚上11时59分起,在指定设施履行居家通知的旅客也须在抵新后的第3天、第7天和第11天使用自助抗原快速检测仪,自行检测。

曾在抵新21天前到访过台湾或以色列的旅客,如果符合条件也可从今天晚上11时59分起,选择在家中履行14天的居家隔离。

这些条件包括过去21天内只到访过上述国家和地区或澳洲、文莱、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和新西兰等低风险国家和地区、独自居住在履行居家隔离的住址,或是其他同屋住户也有相同的旅游史并在履行相同时长的居家隔离。

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或是在建筑、海事与加工领域工作的客工,在履行14天居家通知后,须继续在客工入职中心履行多七天的居家通知。

卫生部解释,虽然变种毒株传播力更强,但在分析国内外的数据后,并未发现病毒潜伏期更长的证据。

密切接触者

凡是与确诊病患在两米以内有累计约15分钟或以上的接触时间,都会被归类为病患的密切接触者,专家认为这有助于划分并且隔离感染风险较高的群体。

新加坡卫生部于本月21日更新政府网站gov.sg有关密切接触者的内容,除了与确诊病患接触的时长和距离,卫生部也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包括接触的性质和场合、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种类以及其他临床和流行病学因素,再决定后续跟进。

卫生部发言人在询问时说:“这是我们一贯对于追踪接触者所采取的方式,对于密切追踪者的定义也没有改变。”

新加坡卫生部表示,当局会向确诊病患的密切接触者发出隔离令,一般上与确诊病患在两米以内有累计约15分钟或以上的接触的人都会被隔离,以防万一。

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指出,病毒不会等待一定时间才传播,如果病患刚好咳嗽,那么就算只是接触一分钟也足够传播病毒。确认那些与确诊病患有累计15分钟的近距离接触的人为密切接触者并将他们隔离,是一种风险分层的方法,尽可能划分出受感染的高风险群体。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传染病科高级顾问医生戴尔·弗斯尔则说,无论是几次短时间近距离接触还是一次近距离长时间接触,传播风险都会增加。

“不过卫生部能很有针对性地确认密切接触者,显示我们无须大规模封锁就能遏制病毒传播。”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也说,当局目前在评估染病风险时采取了了比较高的标准,但是新加坡逐步扩大接种范围,目前处于一个过渡期,当大部分人口接种后,这些措施或可逐步放宽。

他说:“到时确诊病患大多数都是轻微或是无症状,住院风险低,我们甚至可能停止追踪社区传播人数,而专注在住院人数来评估疫情的严重性。”

如何找出患者

要测出冠病确诊者,最精准的方法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其次才是抗原快速检测(Antigen Rapid Test)和血清检测等。若不进行这类检测,要在公共空间里从人群中找出潜在病患,手段其实有限。

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文说明,在机场的入口和出口设立体温检测仪并不能有效地阻止冠病传播,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感染者很难被体温检测仪检测出来。因此,采用体温检测仪其实是事倍功半的举措。相比之下,向国际旅客索取联络信息、填写健康申明,才能更有效地判断病毒传播的风险,并且有助于病患的追踪。

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只是在检测额头表面的体温,但皮肤的肤色、汗水和妆容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环境气温、人们距离检测仪太远或太近,以及人们的年龄、性别和正在服用的药物,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体温测量。

在新加坡,“合力追踪”应用和防疫器已成为当局追踪、框列和隔离潜在病患的主要工具。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695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