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小小的新加坡
竟然也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就是2015年申遗成功的
新加坡植物园

现在新加坡人又打算申请
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啦!
这次主角是
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 (The Padang Civic Ensemble)
不要怀疑、你没有看错!
就是我们日常遛娃的
国家美术馆前面的那片大草地
现在竟然要申遗啦!

是不是有点小惊讶?
其实这片大草场在去年国庆日时
刚刚被列为“国家古迹”~

新加坡虽然很小
但是能成为国家古迹
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要小看这块“小小的草场”
它几乎见证了新加坡所有的历史时刻!
在新加坡博物馆的历史展厅中
可以欣赏到一幅创作于1851年的油画
记录的就是当时大草场的风景!

“The Esplanade from Scandal Point, 1851”
by John Turnbull Thomson
图源: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这可能是新加坡关于
“政府大厦前大草场”最早的记录了!
这幅画的作者是
新加坡殖民时代的总工程师
John Turnbull Thomson
新加坡至今仍有很多地名以他的名字命名
比如:汤申路、汤申山、甚至汤申选区

进入风雨飘摇的20世纪
这片大草场
见证了
在殖民压迫和战火纷飞的夹缝中
艰难生存的新加坡

1911年的大草场
背景是维多利亚纪念堂钟楼
新加坡板球俱乐部和旧法院大楼
这里曾是殖民地时代休闲的高端场所!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1942年2月16日
英国投降后的第二天
日本人在大草场举行了胜利游行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1945年9月12日
日本投降仪式前
东南亚盟军最高指挥官
路易斯·蒙巴顿上将
在政府大厦台阶上向人群发表讲话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也见证了
在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时代
躁动不安的新加坡

1959年6月5日
新加坡第一任内阁成员
在政府大厦门口宣誓就职
这是新加坡实现
脱离英国自治的里程碑!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1966年新马分裂后
第一次在大草场举办阅兵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1963年8月25日
120,000人聚集在
中国商会组织的集会上
要求日本赔偿战时暴行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更见证了
在全民团结一心中
逐步走向经济腾飞的新加坡

1975年在大草场举行的国庆日集会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2015年8月9日新加坡在大草场
举行金禧年国庆庆典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回顾政府大厦大草场的重要时刻
感觉就像重看了一遍新加坡的历史
从风雨飘摇的殖民地
到独立繁华的现代化国家
每一个对新加坡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都在大草场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上面的每一张照片
都刻在了新加坡国民的心里
让大家团结一心
建设更加繁荣、更有韧性的新加坡!
也难怪要选择国庆日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把政府大厦大草场
加入国家古迹名单了!
除了政府大厦大草场
小小的新加坡
竟然还有另外74座古迹
你知道有哪些吗?
Thian Hock Keng

天福宫是新加坡最古老的福建寺庙之一,它位于牛车水附近。
19世纪时,直落亚逸街 (Telok Ayer Street) 曾经面朝海滩和大海。早年城市规划部门在此填土造地,把新加坡市区向南延伸。华人聚居的牛车水 (唐人街) 也从此处向内扩张。
天福宫的建筑彰显中国南方的传统风格。雕梁画栋、龙凤神灵雕像和屋脊上的彩色碎陶瓷装饰,均为福建传统的装饰风格,十分醒目。
地址:158 Telok Ayer St, Singapore 068613
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 of
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亚美尼亚教堂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基督教教堂。它是殖民时期居住在这里的“小而有影响力的亚美尼亚社区”的精神家园。
亚美尼亚教堂由爱尔兰建筑师George D. Coleman设计,他是新加坡殖民时期的首任政府公共工程总监和城市规划师。
地址:60 Hill Street, Singapore 179366
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

好牧羊人大教堂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天主教礼拜场所之一,也是新加坡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的所在地。

这座教堂见证了天主教在新加坡的传播,也记载了早期天主教传教士对新加坡宗教、建筑和教育领域的贡献。
地址:4 Queen Street, Singapore 188533
House of Tan Yeok Nee

陈旭年故居是19世纪末新加坡潮州商人建造的“四大豪宅”中唯一的幸存者,故居是早期中国移民在新加坡留下的有纪念意义的场所之一。
陈旭年故居是传统潮州建筑的代表,色彩缤纷、装饰华丽,雕刻、绘画甚至书法都体现了传统的潮州风格。
地址:101 Penang Road, Singapore 238466
Sultan Mosque

苏丹清真寺原为柔佛苏丹皇家清真寺,代表着新加坡穆斯林的团结与团结。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让人想起曾经居住在附近Istana Kampong Glam的马来皇室和英国殖民时期居住在该地区的繁荣的穆斯林社区。
与当时新加坡的许多清真寺一样,苏丹清真寺的设计深受印度撒拉逊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结合了传统的印度、伊斯兰元素与欧洲的建筑特色。
地址:3 Muscat Street, Singapore 198833
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

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是新加坡第一座印度教寺庙,供奉Sri Perumal,就是被称为毗湿奴的印度教神。这座印度神庙坐落在实龙岗的小印度内。
这座大型的印度神庙始建于1855年,但20米高的Gopuram建于1966年,由于其巨大的高度,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Gopuram 。这使得无法参观寺庙的奉献者,仍然可以向远方的神灵祈祷。
这里精美的浮雕和五颜六色的圆形曼荼罗,象征着宇宙和涅槃,是印度神庙的典型特征。
地址:397 Serangoon Road, Singapore 218123
Raffles Ho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