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就业人数锐减2万5600人,是建国以来劳动市场最大的季度萎缩,同时也远超出当局今年4月所预估的1万9900人减幅。
7月29日,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第二季度劳动市场预估报告,新加坡第二季度就业人数(不包括外籍女佣)大幅锐减12万1800人,是第一季度2万5600人的四倍多,减幅再创有史以来新低。

当时还是新加坡教育部长的王乙康指出,虽然经济最终将复苏,但今年下半年乃至下来一到两年的时间,就业市场仍将趋向疲软。
恐怕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裁员的企业依然会增加,在新加坡求职也会比原来更加艰难。
相较而言,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遭受的影响一般比职场人严重得多。
新加坡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共有4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可是新加坡目前能够提供的岗位却很少。只要疫情没有彻底解除,僧多粥少的局面也一时无法改变,局势动荡,年轻一代的就业前景难逃冲击。
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留学生还要面临身份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如果在经济正常的年份,4500新币的首份工作薪资或许听起来还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新加坡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寒冬,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很难了,何况是4500新币的工资?又有几家公司愿意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这样一份工作?
再回到这个问题:4500新币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对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而言,很难吗?
答案已经非常明显。

现身说法也比比皆是。
在新加坡某学院修读传媒专业的小C已于6月毕业,对市场营销和发展十分感兴趣的他,对未来职涯早已有了清晰规划。但他坦言,自今年1月起,他已经投出了30份到40份履历,但始终没有收到期待中的答复。
目前还未找到一份全职工作的小C在咖啡厅兼职送餐。他认为,送餐的工作让他在找全职工作的同时,能有一点收入,也让他在送餐之余,去到很多他之前从未去过的地方,而且将甜点和餐食送到顾客手中时,自己也觉得开心和满足。
因为短期内可能找不到正式工作,所以他现在正在寻找实习的机会,好积累经验,并希望能早日找到工作。
来自中国的SM2奖学金得主小D在5年前来到新加坡求学。根据契约,她毕业后需在新加坡工作6年。
今年5月,她从大学毕业。毕业前她就已经投了许多份简历,也接到过12家公司(多数是银行和科技公司)的线上测试、电话、视频面试,有的甚至都进行到了最后一轮面试。但在疫情爆发后,公司给她的回复一律变成了:再等等我们的消息......
小D表示,她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本来挺容易找工作的,但因为疫情,她周围的不少中国籍留学生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准证办不下来、公司停止招人等因素,都导致大家非常难找工作。
小D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回过中国,她的学生准证已经在7月过期,如今,她持有为期1年的LTVP长期准证过渡,接着在新加坡找工作,但长时间的就业等待期已经让她非常迷茫:
“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像是走进了迷宫,怎么都找不到出口”
这大概也是多数今年毕业的留学生的内心真实写照了。

03. 还应该留在新加坡吗?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和就业状况下,中国留学生要回到新加坡,难;要留在新加坡,难;要离开新加坡,却也不容易。
有的留学生回不来,只能在家上网课,高昂的学费照交;回国前没来得及处理的行李也只能继续交房租放在根本就没住的房子里……有的留学生回来了,没能顺利找到工作,还是靠家里给的生活费来支付在新加坡的生活成本……
金钱问题只是一方面,很多留学生在新加坡生活几年,社交圈和生活圈都固定在这边,现在回国也有很多不适应,何况,要放弃自己几年以来在新加坡的各方面的努力,谈何容易?

要不然,就离开新加坡吧?
可现在航线这么少,机票这么贵,回国的核酸检测、14天集中隔离;而且国内的秋招已经进行了一大半,也未必能很快找到好工作……而且想想,总觉得不甘心就这样回去。
好在总还有一些希望的曙光在等待着留学生们。
9月1日起,新加坡将放宽入境政策:从中国大陆、澳门、台湾地区、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不含维多利亚州)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将不必到指定设施隔离,可留在家中履行居家通知,强制隔离期限从14天减为7天,隔离结束前接受新冠检测。

随着新加坡逐渐放宽入境政策,中国留学生到新/返新的情况也即将迎来曙光。
小编收到反馈,就在最近几天,陆续有准留学生收到了来自新加坡移民厅的学生准证原则批准信。询问之下,发现已经有少数私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获得入境批准。
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批准和明确的表示开放学生证的审批,但相信返校的日子已经不会太远,而曾经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耽误申请的学生,也可以重新将申请提上日程。

到新/返新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却还是不容留学生松口气。新加坡经济专家琳达·林(Linda Lim)表示:
“现在,新加坡毕业生的经济前景非常糟糕。新冠疫情会使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3。此外,随着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不会出现就业池,地区内不会出现就业池,新加坡国内也不会出现就业池。”
新加坡政府在今年3月份宣布的340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让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这两所大学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带薪工作。但是,这些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利好政策大部分是只提供给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
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一无身份优势,二无政策支持,还要面临准证标准上调、雇主雇佣外国员工会有更多顾虑的困局,在经济和就业形势都不好的大环境下,仍旧寸步难行。

当然,上述种种都是外部因素,留学生们,现在首要的是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回国,还是留下,并且要根据决定的不同来及时作出不同的应对。
如果选择留在新加坡,就要坚持下去,“千磨万击还坚劲”,同时,更要着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培养更强的竞争力。
疫情期间,留学生们或为进一步的考试努力,或在家中学习提升自己,或调整求职方向,或早早开始兼职和实习,虽有迷茫、压力,但不要害怕。
疫情或许阻碍了留学、就业的脚步,但不能使任何人停步。因为严寒过后,必将迎来明媚的春天。
人难我难莫畏难,关关难过关关过。让我们一起,为疫情结束后的美好未来不断奋斗!
加油!
资料来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馆:洪小勇大使邀请援鄂抗疫专家乔杰院士为留学生等在线解“疫”释惑
2. 新加坡教育网:新加坡政府出手协助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毕业生:保就业、缓学贷、发津贴
3. 人民网:新加坡第一季度整体就业出现非典疫情后最大季度跌幅
4. Nestia:疫情年,新加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机会
5. 留学说:新加坡将为每一名求职者提供三把钥匙,开启就业大门!
6. 狮城新闻:疫情对新加坡中国留学生有多大影响
7. 8视界新加坡:毕业在即 新中留学生无法往返两国成问题
8. 海外网:疫情之下 留学生们进退两难
9. 网易科技:拒入境、遭歧视,疫情下的中国留学生有多难
10.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加坡“回炉培训”缓解就业压力
11.新加坡教育网:新冠疫情下求职难,新加坡毕业生选择先兼职累积经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