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報道,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就業人數銳減2萬5600人,是建國以來勞動市場最大的季度萎縮,同時也遠超出當局今年4月所預估的1萬9900人減幅。
7月29日,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第二季度勞動市場預估報告,新加坡第二季度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女傭)大幅銳減12萬1800人,是第一季度2萬5600人的四倍多,減幅再創有史以來新低。

當時還是新加坡教育部長的王乙康指出,雖然經濟最終將復甦,但今年下半年乃至下來一到兩年的時間,就業市場仍將趨向疲軟。
恐怕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裁員的企業依然會增加,在新加坡求職也會比原來更加艱難。
相較而言,畢業生在就業方面遭受的影響一般比職場人嚴重得多。
新加坡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眾多,共有42000多名應屆畢業生,可是新加坡目前能夠提供的崗位卻很少。只要疫情沒有徹底解除,僧多粥少的局面也一時無法改變,局勢動盪,年輕一代的就業前景難逃衝擊。
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留學生還要面臨身份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如果在經濟正常的年份,4500新幣的首份工作薪資或許聽起來還沒有那麼誇張,但是新加坡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寒冬,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經很難了,何況是4500新幣的工資?又有幾家公司願意給一個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這樣一份工作?
再回到這個問題:4500新幣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對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而言,很難嗎?
答案已經非常明顯。

現身說法也比比皆是。
在新加坡某學院修讀傳媒專業的小C已於6月畢業,對市場營銷和發展十分感興趣的他,對未來職涯早已有了清晰規劃。但他坦言,自今年1月起,他已經投出了30份到40份履歷,但始終沒有收到期待中的答覆。
目前還未找到一份全職工作的小C在咖啡廳兼職送餐。他認為,送餐的工作讓他在找全職工作的同時,能有一點收入,也讓他在送餐之餘,去到很多他之前從未去過的地方,而且將甜點和餐食送到顧客手中時,自己也覺得開心和滿足。
因為短期內可能找不到正式工作,所以他現在正在尋找實習的機會,好積累經驗,並希望能早日找到工作。
來自中國的SM2獎學金得主小D在5年前來到新加坡求學。根據契約,她畢業後需在新加坡工作6年。
今年5月,她從大學畢業。畢業前她就已經投了許多份簡歷,也接到過12家公司(多數是銀行和科技公司)的線上測試、電話、視頻面試,有的甚至都進行到了最後一輪面試。但在疫情爆發後,公司給她的回覆一律變成了:再等等我們的消息......
小D表示,她讀的是計算機專業,本來挺容易找工作的,但因為疫情,她周圍的不少中國籍留學生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准證辦不下來、公司停止招人等因素,都導致大家非常難找工作。
小D在疫情期間並沒有回過中國,她的學生准證已經在7月過期,如今,她持有為期1年的LTVP長期准證過渡,接著在新加坡找工作,但長時間的就業等待期已經讓她非常迷茫:
「有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像是走進了迷宮,怎麼都找不到出口」
這大概也是多數今年畢業的留學生的內心真實寫照了。

03. 還應該留在新加坡嗎?
在惡劣的經濟環境和就業狀況下,中國留學生要回到新加坡,難;要留在新加坡,難;要離開新加坡,卻也不容易。
有的留學生回不來,只能在家上網課,高昂的學費照交;回國前沒來得及處理的行李也只能繼續交房租放在根本就沒住的房子裡……有的留學生回來了,沒能順利找到工作,還是靠家裡給的生活費來支付在新加坡的生活成本……
金錢問題只是一方面,很多留學生在新加坡生活幾年,社交圈和生活圈都固定在這邊,現在回國也有很多不適應,何況,要放棄自己幾年以來在新加坡的各方面的努力,談何容易?

要不然,就離開新加坡吧?
可現在航線這麼少,機票這麼貴,回國的核酸檢測、14天集中隔離;而且國內的秋招已經進行了一大半,也未必能很快找到好工作……而且想想,總覺得不甘心就這樣回去。
好在總還有一些希望的曙光在等待著留學生們。
9月1日起,新加坡將放寬入境政策:從中國大陸、澳門、台灣地區、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不含維多利亞州)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將不必到指定設施隔離,可留在家中履行居家通知,強制隔離期限從14天減為7天,隔離結束前接受新冠檢測。

隨著新加坡逐漸放寬入境政策,中國留學生到新/返新的情況也即將迎來曙光。
小編收到反饋,就在最近幾天,陸續有準留學生收到了來自新加坡移民廳的學生准證原則批准信。詢問之下,發現已經有少數私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獲得入境批准。
雖然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批准和明確的表示開放學生證的審批,但相信返校的日子已經不會太遠,而曾經被突如其來的疫情耽誤申請的學生,也可以重新將申請提上日程。

到新/返新上學的問題解決了,就業問題卻還是不容留學生鬆口氣。新加坡經濟專家琳達·林(Linda Lim)表示:
「現在,新加坡畢業生的經濟前景非常糟糕。新冠疫情會使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3。此外,隨著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全球範圍內不會出現就業池,地區內不會出現就業池,新加坡國內也不會出現就業池。」
新加坡政府在今年3月份宣布的340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讓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這兩所大學能夠為畢業生提供帶薪工作。但是,這些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利好政策大部分是只提供給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
在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一無身份優勢,二無政策支持,還要面臨准證標準上調、僱主僱傭外國員工會有更多顧慮的困局,在經濟和就業形勢都不好的大環境下,仍舊寸步難行。

當然,上述種種都是外部因素,留學生們,現在首要的是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是回國,還是留下,並且要根據決定的不同來及時作出不同的應對。
如果選擇留在新加坡,就要堅持下去,「千磨萬擊還堅勁」,同時,更要著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培養更強的競爭力。
疫情期間,留學生們或為進一步的考試努力,或在家中學習提升自己,或調整求職方向,或早早開始兼職和實習,雖有迷茫、壓力,但不要害怕。
疫情或許阻礙了留學、就業的腳步,但不能使任何人停步。因為嚴寒過後,必將迎來明媚的春天。
人難我難莫畏難,關關難過關關過。讓我們一起,為疫情結束後的美好未來不斷奮鬥!
加油!
資料來源: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洪小勇大使邀請援鄂抗疫專家喬傑院士為留學生等在線解「疫」釋惑
2. 新加坡教育網:新加坡政府出手協助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畢業生:保就業、緩學貸、發津貼
3. 人民網:新加坡第一季度整體就業出現非典疫情後最大季度跌幅
4. Nestia:疫情年,新加坡畢業生有哪些就業機會
5. 留學說:新加坡將為每一名求職者提供三把鑰匙,開啟就業大門!
6. 獅城新聞:疫情對新加坡中國留學生有多大影響
7. 8視界新加坡:畢業在即 新中留學生無法往返兩國成問題
8. 海外網:疫情之下 留學生們進退兩難
9. 網易科技:拒入境、遭歧視,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有多難
10. 中國社會科學網:新加坡「回爐培訓」緩解就業壓力
11.新加坡教育網:新冠疫情下求職難,新加坡畢業生選擇先兼職累積經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