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抗疫過程中,如果問哪個群體是最受到關注的,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客工。

自4月初新加坡客工宿舍疫情爆發以來,客工們的一舉一動就開始牽動著大眾的心。
人們會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防護器具而自行捐贈;會因為他們的飯菜不夠營養而自發幫客工們叫外賣;也會因為客工們受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而義憤填膺……
相比之下,留學生群體受到的關注就少得多了。

但其實,在這次疫情的衝擊下,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從返新上學到習得知識,再到畢業就業,每一個環節都面臨一道道充滿考驗的關卡。
而許多中國留學生,至今甚至連第一關都沒能闖過。
01. 還能去/回新加坡留學嗎?
自疫情在新加坡爆發以來,持有學生准證的中國留學生想回到新加坡繼續學業成了一件難事;與此同時,今年剛申請新加坡院校的留學生也面臨著「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窘境,早早拿到offer卻遲遲無法報道。

1月31日起,新加坡宣布暫停給中國護照持有者發放各類新簽證,包括旅遊簽證、工作簽證、學生簽證等各類長期准證。
這一步,就卡住了很多今年申請到新加坡院校的留學生。至今,新加坡移民局暫停批准來自中國新申請的學生簽證已超過半年之久,導致許多想要來新加坡留學的學生被拒之門外。
有的學生早在今年年初就拿到了院校的錄取offer,卻因為學生證申請不下來遲遲無法入學。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中國學生的留學夢被無情擱淺。
另一方面,原本就已在新加坡院校就讀的同學同樣面臨困境。
3月底,為進一步控制新冠疫情傳播,新加坡對長期准證持有者進一步收緊入境措施:自3月29日23時59分起,所有長期准證持有者入境新加坡前,必須先獲得新政府部門批准。而學生准證持有者入境前須經新教育部批准。沒有得到批准而入境者必須在48小時內自費離開,否則相關准證將被吊銷。

有網友在SingPlus公眾號後台表示,自己申請返新被拒,現在就是交了學費在家上網課,也不知道自己留的這叫什麼學;自己在新加坡的東西也只能繼續放在房東那裡,房子空著,還得繼續繳納高昂的房租。

人心惶惶之下,在4月還傳出了「疫情期間回國,學生准證將被自動取消」的謠言。
起因是一位在新加坡的留學生在疫情期間回國後,當他想再次回到新加坡完成學業時,卻發現本來未到期的學生簽證已經被拒,申訴也相繼失敗。
於是,很多人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留學生現在回國,學生簽證會自動取消,重新申請的拒簽率很高。

儘管實際上,新加坡移民局並未有官方聲明稱「留學生一旦離開新加坡,學生簽證會自動取消」,只是申請回新,確實會有些難度。
而所有不能返新的學生准證持有者中,最慘的無疑是今年的畢業生。

來自中國的南洋理工大學碩士生小A在去年12月課程結束後返回天津,原本打算在今年2月回到新加坡提交畢業論文並開始找工作,如今卻因各種原因,未能回到新加坡。
小A早在2月想回新加坡時,天津當地往返新加坡的航班已取消,而中國各省市之間也不建議人員流動,他無法途經其他省市回新。到了3月底,新加坡政府則宣布,自3月29日起,所有學生證持有者在入境新加坡前都需獲得教育部批准。
截至6月10日,她已向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五次入境申請,無一例外,都被拒絕。他也嘗試向教育部了解自己申請被拒絕的原因,但教育部表示,還在控制海外返新人數,只會允許少數學生入境,多數申請都無法通過。
作為獎學金得主,小A在當初入學時,就簽下契約,畢業後必須在新加坡工作至少六年,否則保證金恐被沒收。
「現在很擔憂,因為涉及數額可觀的保證金。」

畢業,本來是件值得開心的事,卻硬生生被疫情攪亂,讓這些中國留學生處在深深的焦慮之中。
退一萬步講,就算有的留學生幸運申請到了返新資格,更大的考驗還在等著他們。
02. 還能在新加坡找到工作嗎?
由於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返新,準備畢業的留學生因此面對重重困難,甚至可能連就業都會受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中國籍大四生小B原打算在畢業前回中國,之後再返回新加坡找工作。但自從意識到返新有多難之後,他就決定暫時待在新加坡,不回國。
「決定不回去最主要是我的簽證問題。回去了就不好回來,拿不到就業准證。」

但是,留在新加坡,就能如願找到工作、順利就業了嗎?
結果並不會如預期那樣樂觀。
近十年來,新加坡的外勞政策已經不斷收緊,政府幾乎每年都在變著法兒地提高工作準證的申請門檻。
-2014年:就業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3000新幣上調至3300新幣。 -2017年:就業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3300新幣上調至3600新幣。 -2019年:S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2200新幣上調至2300新幣。

在新加坡求職和工作的外國人的境地越來越尷尬,疫情的衝擊更是使得外國人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今年開年至今,新加坡政府已經把「本地人優先就業」說的越來越直白。
開年,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就表示,新加坡人力部將更新「公平考量框架」,釋放出外勞政策不會有絲毫放寬的信號。
1月6日,貿工部長陳振聲在國會發言時也公開表示:
「政府站在新加坡人這一邊,會一直投入資源幫助國人爭取高薪工作,也會和業者合作確保就業市場是公平的。」

7月進行的新加坡大選中,「優先安排新加坡人的工作「更是成為一個重要議題,不少黨派表示要通過減少就業准證來收緊外國勞工的流入,人民行動黨也將保住就業作為競選成功的承諾。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於8月24日發表言論,指出政府將解決外國人的就業競爭給國人帶來的煩惱。
哈莉瑪說,新加坡人必須對身為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和特權有信心。政府也會與僱主攜手加強各領域員工們的勞動能力,並且確保企業在招聘或裁退員工時公平對待國人。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國人利益為首要考量。」

同日,在國會開幕式上,人力部長楊莉明表示:
「我們向新加坡人保證,會用各種方法解決職場就業競爭問題。考慮到經濟的發展,我們會去檢討外籍員工准證的政策,並會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詳細結果會在近期公布。」

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也談到了保護本地人工作的話題,認為要給本地人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

然後,8月27日,所謂的「解決職場就業競爭問題」的辦法就來了:
從9月1日起,外籍員工在新加坡本地申請就業准證的月薪最低門檻,將從3900元提高至4500新元(增幅600元);
金融領域的外籍員工就業准證月薪最低門檻到了12月1日,會進一步從4500元提高至5000新元(總增幅1100元);
S准證員工的月薪最低門檻,則會在10月1日,從2400元提高至2500元(增幅100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
此政策一出,就意味著如果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想在新加坡拿到就業准證,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就必須達到或稍低於4500新幣!
4500新幣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對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而言,很難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今年新加坡的經濟形勢和就業數據。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於7月14日公布了第二季度經濟初步預估數據。數據顯示,新加坡經濟萎縮情況遠超預期:新加坡第二季度GDP年化季環比下滑41.2%,是新加坡建國以來最大單季度跌幅,創季度GDP降幅紀錄。

2020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與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0.60%。
經濟寒冬,初現端倪。
2020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與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2.6%;環比去年第二季度,經濟萎縮41.2%。
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萎縮,使新加坡經濟正式陷入技術性衰退。
經濟寒冬,正來勢洶洶。

可以說,新冠疫情衝擊正使新加坡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再把目光放到就業市場上,新加坡人力部於6月中旬公布的首季勞動市場報告顯示,按季度調整的職缺比率3月跌至0.71,意味著每10名求職者競爭七個職缺,這也是近10年來職缺最少的一個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