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ikipedia)
但问题又在于,她身上没有出现任何疑似症状。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去了医院。
那天,她测出体温38.2度,做了血压、肺活量、X光等测试。
几个小时候,她坐在轮椅上,由护士推她进隔离病房。

(图源:ST)
隔天医生告诉她:
“你感染病毒了。”
那天是2月14日情人节。
她尽力地让自己保持冷静,用手机通知自己的亲人朋友。
可是在接下来面对一个人被隔离,情绪一旦涌出就难以阻止。
“一开始什么(病状)感觉都没有却说被确诊了。”
“我在那段时间经常哭。”
“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做才能病好。”
后来她接受了新加坡最初采取的艾滋病药物治疗,情况有所好转。

同时她也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身边的医护人员身上。
“他们进进出出,每一回都要穿脱身上的防护套装。”
“他们要做很多防护措施,每一次都要重复同样的步骤。”

“我想医护工作应该很累。”
“但是每次他们进入病房,只让我感到积极和鼓励,还有关心。”
“他们脸上没有恐惧。”
“他们不会疏离你。”

情况四:
心脏骤停,16分钟抢救成功!
有一名叫卓楷杰的54岁男子,是新加坡首例使用ECMO抢救回来的确诊患者。
3月16日卓楷杰入院后血氧骤降,转入加护病房戴氧气罩。第二凌晨4点卓太太接到电话,医院告知她丈夫血氧很低,必须立即接上呼吸器。

(图源:海峡时报)
原本住在邱德拔医院的他,因为肺部感染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国大医院派来的专家接上“体外膜式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简称ECMO)。
ECMO能把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与氧气充分氧合,再泵回体内俗称人工心肺。

(示意图:第一财经)
中间还有小插曲,因为使用呼吸器已造成卓楷杰肺气压飙升,引发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整整抢救了16分钟,使用心肺复苏术才“重生”。
后来他被转入国大医院(看来还是国大医院的医术更为高明),在加护病房待了很多天,共使用了7天的“人工心肺”。
之后他又住了很久医院才恢复。

(图源:thailand medical news)
根据国大医院透露,本地需要用到人工心肺ECMO的新冠病例不多,至今为止有4名病患使用过。
目前新加坡有150个重症监护病床,还将逐步增加到400个左右。不过目前在ICU的新冠患者只有22人。(截止5月4日)

情况五:
祖孙三代都被隔离
一个19岁在英国留学的年轻人3月19日返回新加坡,结果一个多星期后确诊,与他同住的父亲和爷爷程金光也先后被确诊。

(图源:todayonline)
孙子和父亲都是轻症,但是爷爷程金光本身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又有心脏病和痛风,比较令人担心。
爷爷一开始出现了肺炎,两周后病情稳定从国家传染病中心转入博览中心隔离康复。
不过出院的时候还来了个小岔子。
从国家传染病中心离开时,老爷爷还以为可以回家了,太过兴奋把自己的平板电脑都落在了医院。
失去了联系方式导致他到博览中心后,家人花了3天时间才联系上。

(图源:CNA)
其实我们看新闻,发现不少在EXPO隔离的人,都希望转回医院。
程金光已经80岁了,加上患病,整个人的精气神就弱了下来,甚至有时候用平板电脑看完韩剧,都不知道怎么按下一集。
家人担心他的精神状况和并发症,后来协调之下转入另一个接受稳定病患的泰和国际医院。

(图源:ulink)
程金光的儿媳妇就觉得应该多关注老人的需求:
“我觉得特别是有病痛的老人家,应该尽量隔离在比较舒适的地方。”
“比较强壮年轻的人如我的丈夫或儿子,则可以安排到博览中心或任何地方,因为他们年轻会讲话,也有沟通工具,去哪里都不会有问题。”
程爷爷的儿子也住在泰和医院,在儿子出院的两天后,4月25日程金光连续两次检测呈阴性,获准出院。
一家的三代人终于都康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