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加坡的三分之二国土为集水区,因此确保新生沙的环境标准足够严格,不影响水资源和环境至关重要。
试验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处理后的垃圾焚化底灰实际运用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搜集数据审核暂定的新生沙环境标准。
除了铺设人行道和修路,新生沙也可用于三维打印;新加坡公司泛联集团(Pan-United)在经过六个月的试验计划后,成功以新生沙(熔渣)取代约20%的骨料,以三维打印的方式打印出宽80厘米、长105厘米、高60厘米的矮凳。

图:以新生沙取代约20%的骨料的矮凳
图源:NEA 网站
用作细骨料的沙在新加坡很难找到,而新生沙是合适的替代品;泛联集团正加紧研究,尝试将百分之百的骨料换成新生沙。
新加坡目前每天有超过1400公吨垃圾焚化底灰与600多公吨淤泥等不可焚化垃圾;若假以时日新生沙被证实不会影响水资源和环境,这不但会开扩新加坡建筑所需沙的来源,更能帮助新加坡完成垃圾闭环。
除了新生沙,新加坡也正打算推出新生油。
-----将塑料垃圾Recycle 成新生油(NEWOil)
在研发出新生水与新生沙后,新加坡正在探讨研究将塑料垃圾制成“新生油”。

图:塑料垃圾
图源:The Straits Times 网站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塑料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塑料回收、机械处理后成为塑料颗粒,再次使用生产;这一过程被称为机械回收。
另一种则是化学回收,即是利用热量和化学的形式,将塑料分解。某些不适合机械回收的塑料只采取化学回收的方式去处理,这指一次性塑料和受污染的塑料。
新加坡有关当局正在研究以化学回收的方式,将回收塑料转换为高价值产品如热解油(pyrolysis oil),可作为原料供应给新加坡本地石化业。
与此同时,由塑料垃圾制成的“新生油”可加强新加坡资源韧性之余,让新加坡更加接近零废弃国家和低碳经济这两个目标。

图:塑料垃圾热解油化
图源:每日头条 网站
至于机械回收部分,新加坡德国商会2020年8月会宣布,将欧洲德语系国家的再循环专长引进新加坡,目标是将新加坡打造为塑料回收的区域枢纽。
对此,新加坡德国商会将在新加坡成立塑料再循环卓越中心,而中心的首要任务是设立“以瓶制瓶”(bottle-to-bottle)的PET塑料瓶再循环厂,将德国经验转化为符合新加坡和东南亚民情的做法,促进新加坡与德国两国之间政商的合作。

图:PET塑料瓶再循环厂
图源:Positive News 网站
新加坡的机械回收与化学回收这两个领域在新加坡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和和业界伙伴探讨设立试验设施及合作,在接下来数年协助奠定新加坡的化学回收产业链,为新加坡未来经济发展及国人就业机会做出贡献。
新加坡零废弃总蓝图的面世,是希望能让新加坡克服资源有限的问题,并维持生态的平衡。不过,目前的情况似乎表示,通过逐步影响新加坡国人为家园主动做环保的意识,内化成社会规范的努力或许并不可行。新加坡的零废弃之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END
资料来源:
《联合早报》
The Straits Times
8世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