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的新加坡?精英教育该不该低龄化

2018年10月08日   •   1万次阅读

最近新加坡有部纪录片《Regardless of Class 无关阶级》颇流行,其中关于教育分流制度的6分钟的访谈更是引起广泛传播。

人们总是容易对情绪化的片段产生共鸣,特别当它涉及阶级、歧视、儿童等问题的时候。有些片段,对于长期生活在新加坡的人感觉会很正常,因为我们很清楚知道它背后更多、更全面的相关信息。但对新加坡不了解的人,看到这些片段,则很容易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

借用这幅流行的新闻照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基于片面信息做解读是多么具有误导性:

我经常会觉得不同观点的冲突是源于各方了解到的信息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的观点就是对,或者说谁的观点就是错。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基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

掌握的信息不同,判断也会截然不同;表面的观点冲突,是源于掌握信息的不同。而当各方信息重复交换之后,人们或许会发现,其实是“误会一场”。

故此,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尤为重要;我这里希望提供更多的信息,当然还有我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于纪录片 Regardless of Class

亚洲新闻台的这部纪录片《Regardless of Class 无关阶级》实际上是Regardless系列的第三部,前两年的两部分别是《Regardless of Religion 无关宗教》以及《Regardless of Race 无关种族》。

这系列应该是由OnePeople.sg制作,这个组织的目的在于促进新加坡社会的种族和谐,并以各种项目、活动让不同族群更好地融入在一起。

新加坡的种族和谐、宗教和谐一直都处理的很好,有问题但不大;所以,OnePeople.sg今年就来讲阶级这个他们认为现在可能对新加坡社会更严重的问题,而教育是片中探讨新加坡阶级分隔时带入的部分探讨。

OnePeople.sg看上去像是个网站,似乎是民间媒体行为;但其实不是,这些完全可以认为是新加坡政府行为,首先来认识一下记录片中的印度帅哥主持Janil Puthucheary:

普杰立医生可不是什么电视节目主持人,也不仅仅是OnePeople.sg的主席,他目前真正的身份是新加坡国会议员 + 交通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

他亦是新加坡的前教育部政务部长(政务部长还不是部长,但年薪是近五百万人民币哒~下次我再来写新加坡官员的薪资)。

光知道这点后,我们看待这部纪录片的观点是不是已经可以不一样了?

小三分流

新加坡教育体系中,最容易被抨击的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分流。

三年级?!10岁不到的孩子就要面临人生轨道转捩?残忍!歧视!等等等等,道德高地是很容易站上去的。

小学分流是有问题的,但是!抨击小学分流制度上这事,新加坡人自己至少在十六年前就大张旗鼓地干了!新加坡著名导演梁智强(简单理解为新加坡的张艺谋吧~)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小孩不笨》:

《小孩不笨》又拍了续集、电视剧,当年在新加坡绝对是现象级的作品,影响深远:

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将小学三年级EM1、2、3的三级分流合并成为两个

2006年,则又再宣布EM分流制度废除,换成5、6年级的不同科目

小学分流?十几年前就改掉了啦~要说现在的话,新加坡小学生连期中考都不用考了:

教育部也将从明年起率先取消中一生的年中考试,并在2021年底前,逐步废除小三、小五和中三的年中考试。

-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 2018年09月29日

新加坡小学到底分的是什么流?

虽然EM分流制度十几年前就改掉了,属于陈年旧事;但这里,我还是想再具体介绍这个制度,而这要从70年代讲起。

我认为评价当我们在衡量制度好坏的时候,是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的考虑;环境是会持续改变的,过去的好制度,可能是将来的坏制度;现在的坏制度,也能是将来的好制度。

新加坡一直以来强调的是双语教育,即英语 + 母语(中文、马来语、淡米尔语等);语言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

1972年的时候,新加坡小学毕业考,英语与母语这两科的分数比重比数学、科学两科高一倍。

1980年制度修改,英语、母语、数学、科学四科分数各占毕业考的25%。

中国大学生英语考四六级都不容易吧?新加坡小学生从小就被要求同等的掌握两种语言;而且,最重要的那个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母语!

大家可以理解为当年新加坡人小学毕业,就得过四、六级英语;当然,还有语文。

残酷?当然残酷了。一个小国家,多族群,彼此语言不通,沟通都沟通不了。

新加坡是没有资格像香港一样,去提倡“母语教学,事半功倍”的。

我丝毫不怀疑李光耀当年会冷酷无情的说:“双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语言教育搞不好,国家挂了;谁会来救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美国?联合国?残酷嘛?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新加坡人不逼自己,还能怎么办?!

残酷的小学语言考试,自然会逼的更多新加坡人更好的掌握两门语言;但是小学两门语言考试没考好的人,直接就无法升读中学了。

1992年,新加坡教育部在小学引入EM1/2/3分流制度。EM指的是:English Mother-tongue 英语与母语。

EM1/2/3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源流,其它科目基本都一样,只是母语的要求不同;母语学不好,是可以算了的;但英文不行。

残酷嘛?当然残酷了。

有了EM分流之后,那些被逼着学好英语的小学生,如果读得太吃力,还可以选择放弃一下自己的母语;母语不好,不要紧,中学还是可以继续读。

EM等分流制度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提高了全民的升学率。

全面看分流制度

新加坡中学的Normal / Express / 分流所分的流,重点实际上也是在语言上,顶尖的那些学生,搞定双语还不够,还可以去搞三语!

回到《Regardless of Class》这部片子,它后面其实又去采访了中学名校圣公会的一名教师,并对分流制度表示了高度认可的:

The rational of streaming wasn't we are going to choose the best and train the best. The ratioanl was every student has diferent learning curve.

And from one perspective streaming has been hugely successful, because if you look at dropout rates now. The rate,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complete ten years of general education, I think is something like 99%。

That's huge!

分流制度的理念不是说我们要挑选最好的学生,然后培养他们;它的理念时不同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曲线。

而且,我们可以来看分流制度的巨大成效。我们来看现在升学率,完成10年普及教育的人口比率,应该是99%。

这很牛X!

(上面的提到的99%这个比率,应该类似于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

小学的EM 1/2/3分流现在虽然取消了,但在小三的时候,还是有一个“高才教育计划”的筛选考试,会筛选出1%的学生出来,这里直接摘选新加坡教育部的小学教育介绍手册中“高才教育计划”的介绍:

为资优生而设的计划高才教育计划是为天资优异的学生而设的课程。

您的孩子在小三时,学校将会邀请他参与筛选测试,测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以考核他是否具备参加高才教育计划的能力。

获选参加高才教育计划的学生,将分配到指定小学,参加从小四到小六的课程。高才教育课程是建立在正规学科教学的基础上,由教育部高才教育处经过精心挑选和培训的教师负责教导。

高才教育计划的学生在上正规科目的课程如母语、体育、美术和音乐课,以及德育在于行动的项目以及课程辅助活动时,都有机会与非高才教育计划的学生交流。他们每天一起学习、做作业和玩乐。

在特定科目具有优异的能力,但没有获选参加高才教育计划的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校方或教育部在上课或放学后举办的深广课程,更深入学习有关科目。

小学三年级太小了?不足以找出高才?来~小谢耳朵的眼神感受一下:

美剧《小谢尔顿》

更加复杂的分流是在中学、中学后阶段,我们来看新加坡教育部中学介绍手册中的一览表:

点开看大图的话,会发现虽然河流众多,但百川归海,条条河流通大学、通职场

没有“一考定终身”,没有谁被“剥夺上大学的权利”;成绩不好?不想压力太大?那就读慢一点。

中学普通源流就一定比快捷源流差?不见得:

要求取消分流制度的人是在假设所有学生都希望进入快捷源流,但事实上有些学生或许比较喜欢普通源流的学习进度。

-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 王乙康 2018年5月15

因材施教,相信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曲线,这是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理念。

追求“平等”,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同一套教育体系下学习,那恐怕是民粹主义的理念。

什么是好学校?

有的人会说,分流制度是让好学生去到了好学校,好上加好,进一步加剧了划分。

但是,究竟什么是“好学校”?

设施好,师资好就是好学校?

如果这样的话,新加坡教育部高调宣扬的是:“新加坡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

新加坡所有政府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都很好。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届的同学投身教育,有的在名校,有的在所谓被认为“普通的”邻里学校,有的在教育部。我那个在名校教书的同学比在邻里学校教书的同学更厉害?我不这么觉得,他们在一所学校教几年之后也是会调派不同学校的呀~

政府更加重视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如果政府投资的钱代表重视程度的话,那么,新加坡政府现在投资资金最多的,是上面一览表中最底部的专科学校:

教育部目前为云锦中学、裕峰中学、北烁学校和圣升明径学校四所专科学校注入最多资源,投入在每名学生的资源每年达2万4000元左右,其次则是普通(工艺)源流和普通(学术)源流学生,每名学生所获资源分别为约2万元和1万5000元。

1/2
下一页
2025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揭晓:新加坡双雄稳居前列,马来西亚高校强势崛起
2025年04月26日   •   7011次阅读
2025THE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2025 CSRankings震撼发布:中国高校强势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领跑亚洲AI领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2024年新加坡大学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阅读
一个陪读爸爸眼中真实新加坡教育(小学篇)
2025年05月01日   •   2565次阅读
2025新加坡留学生租房全解析:数据与细节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阅读
美国议员提案禁中国留学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赢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阅读
2025高考后留学新选择: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全方位对比,用数据解锁最优路径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新加坡政府中学网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1539次阅读
新加坡小一入学政策洗牌,PR学额缩减,国际生“地狱难度”,快来get通关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阅读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亚洲翘楚
2025年05月02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竞赛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学术与创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阅读
超1800人学签突遭吊销:留美中国学生的生存指南与未来抉择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招生简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阅读
原来校区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这座国际学校!
2025年05月02日   •   1026次阅读
2025英新港联申实战手册:避开内卷,用数据找到最优路径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中国学生专属硕博连读全额奖学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黄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新加坡澳洲国际学校申请攻略
2025年04月26日   •   855次阅读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准通关,让世界名校触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阅读
布莱顿国际学校申请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阅读
ERC学院 新加坡初中学历起点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惊!2025新加坡KET考试大变革,国际学生留学之路危机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学本科指南:通往亚洲顶尖学府的黄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阅读
新加坡北伦敦大学学院申请攻略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