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危险驾驶
最近几天,一些危险驾驶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3月2日晚上约8时30分,一辆宝马在奥菲亚路(俗称后马车路)和美瑶街的交接处,撞上廉价酒店的柱子,导致栏杆和路牌被撞飞,飞脱的栏杆也砸中楼下的便利店玻璃门。

同时,也有四名年龄介于32岁至68岁的伤者在清醒的情况下送院。
根据网络流传一段时长1分29秒的行车记录仪视频,可见宝马疑为了闪避前方因交通红灯而停下的轿车,失控撞上廉价酒店的外墙和围栏。
画面中一名背着背包,身穿白色衬衫的男子,恰好步行经该处,结果被宝马从后撞上。事发后宝马车上的驾驶者和乘客都下车查看,而不少路人也纷纷围拢过来查看伤者的情况。
视频曝光后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谴责宝马驾驶员危险驾驶,并为被撞的男子感到担忧。
02 把车开进泳池
2月28日晚上9时许,位于武吉知马的峰景私人公寓内。一辆白色本田汽车开着大灯,前车车轮和防撞杠都浸在泳池的水中。
当时,这辆私召车从盛港前往武吉知马的公寓,乘客是去探望外曾孙们。不料却遇上暴雨天,私召车司机迷路近两小时才抵达公寓。

私召车司机在通往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处停下车子后,转右驶入通向公寓会所和游泳池的人行道。
在转入人行道前,私召车司机续撞倒了栽种在人行道入口处两侧的盆栽,再继续往前开到公寓会所前。此时,公寓的保安人员注意到他,立刻上前敲打车窗,指示司机倒车离开。不料,司机不理会保安人员的指示,继续向前行驶,最后开入泳池。

为了防止危险驾驶,新加政府和相关的平台都在努力完善相关的条款和法律法规,不光是机动车,个人代步工具也在其中。
03 机动车
私召车平台Grab的租车公司GrabRentals推出安全驾驶项目,要求所有租车伙伴都须完成包含安全驾驶视频和问答环节的网上安全培训。
公司为提升行业安全标准,GrabRentals正式推出安全驾驶计划。

在计划下,GrabRentals的租车伙伴都须完成涵盖安全驾驶习惯基础的培训,GrabRentals也将推出远程信息处理的试验安全计划。
GrabRentals的远程信息处理将能在车辆行驶时监测租车伙伴的驾驶习惯,并根据数据,通过Grab司机应用向他们发出每周安全积分报告,提醒他们所要注意的危险驾驶习惯以及提供安全驾驶的贴士。
为了鼓励租车伙伴养成安全驾驶习惯,GrabRentals也会推出奖励机制,让有良好安全积分的伙伴获得租车折扣。
此外,所有GrabRentals的车辆也将包含完整的维修和服务配套,以降低维修时间和故障率。如果发生意外,租车伙伴也能寻求全天候求助热线的协助。
04 个人代步工具
所有个人代步工具包括较新型的器材,宽度不可超过1.3米、长度不超过2.6米,才允许在本地马路上使用。
电动的卧式脚踏车、载货脚踏车及三轮车,则暂时不能在本地使用。这些器材未取得认证,可能会引发火患,危及用户和他人的安全。

卧式脚踏车、载货脚踏车及三轮车等新型代步车一般较大也较难操控,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因此政府决定为这类代步车设下1.3米宽和2.6米长的限制。
政府制定这些限制时,分别参考了传统三轮车(trishaw)的宽度和双人脚踏车的长度,这些都是已经在本地使用的最大型活跃通勤工具。其他已经能在马路使用的个人代步车,日后也须遵守这项新限制。
Bike
根据现有规定,代步车重量不可超过20公斤、宽度不超过70公分的限制,才能在人行道与骑行道上通行。新型代步车同样须遵守这项规定,才能在这些地方使用。
有些代步工具能帮到行动不便者,但也被一些人滥用。要确保需要这些工具的人能继续使用,同时须确保能在共用道安全使用,又不影响到步行等健康出行方式。
05 安行街道
更宽敞的走道、让行人优先过马路的无障碍过道、路面漆上标示提醒驾车者放慢车速……街道设计不再以车辆为先,而是照顾到行人和脚踏车骑士等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让年长者、残障者及有年幼孩子的家庭有更安全、舒适和便捷的路程。
陆路交通管理局将在五个邻里试行“安行街道”(Friendly Streets)计划,为公众提供更便利安全的出行体验之余,也为街道注入更多活力。

这五个邻里是宏茂桥、武吉巴督西、淡滨尼、大巴窑及西海岸。其中宏茂桥的试验区将位于宏茂桥第31街,另四个市镇的具体地点有待确定。
“安行街道”
主要针对人流量较高,如靠近交通和主要设施的街道。它会在陆交局现有一些计划的基础上建设,可包含乐龄安全区、校区、优先畅行廊道(Transit Priority Corridor)及车道改建计划,让邻里更具包容性,利于“走、骑、搭”(Walk Cycle Ride)的绿色出行方式。试验项目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现有计划。
陆交局将在今年开始就“安行街道”的设计征集社区和居民的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落实计划。
安行街道将根据社区的需求量身定制,有了更绿化的环境及较缓行的车流,希望能打造更好的社区空间,促进新加坡的社区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