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中,橙色线显示的是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规模是非常大的。但美国不是唯一的,日本央行、欧洲央行以及英格兰银行,都实行了量化宽松。其目的是试图降低长期国债利率,因为短期国债利率已经为零或负值。
现在通过量化宽松创造了大量资金。
通货膨胀值得担忧么?
那么,我们应该担心通货膨胀吗?关键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货币数量理论,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并且是一个经过充分论证和实证的长期通货膨胀理论。

简单来说,货币乘以货币流通速度,等于价格水平乘以实际GDP水平。对于支持这个理论的人来说,这背后的理论与货币市场均衡有关。
在实践中,货币增长就是计算货币的百分比变化加上所谓的流通速度(这个我们基本上可以忽略)。等于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加上实际 GDP变化的百分比(即GDP增长率)。
考虑这个问题简便方法是,过度的货币增长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已经在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证实。我是一名技术型经济学家,所以更准确地说发是,超越流通速度和增长之间差异的货币增长就是通货膨胀。
既然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印了很多钱,我们应该担心通货膨胀吗?因为这好像与货币数量理论是一致的呀。
的确,货币供应量增长得非常快,但问题是通胀真的被预期到了吗?货币数量论是有一个隐含的前提的,那就是印出来的货币要进入流通中,并且不存在影响货币流通和增长的冲击。
我们暂且先不考虑第二个条件,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理论化的条件。这样的话,货币数量论实际上就预示著,如果通过量化宽松创造的货币预计将进入流通,那就会出现我们担心的情况(通胀)。
那么,美联储会不会让所有的货币疯狂?是会继续量化宽松,还是会退出?
让我们通过数据来看看市场对通胀的预期。长期债券的名义和实际利率可以揭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就是所谓的费雪效应。
长期名义利率,例如你在市场上看到的利率,如10年期国债利率,包含了两个成分:一个是预期通胀率,另一个是实际利率。所以,按照费雪效应,可以从长期债券的名义利率中找到通胀预期。
此外,也可以直接询问消费者他们对通胀的预期。美国密歇根大学经常做这样的调查。
让我们看看这两者。
那么什么是长期?通常人们会看10年期。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就可以代表长期国债的名义利率。
目前这个利率是什么样的呢?从图中看,直觉答案好像这个利率已经升得很高,但它们实际仍然是很低的。因为在疫情期间,10年期国债利率从2%左右大幅下降到了0.5%左右。

疫情结束以来,利率已经上升。最近有所上升,但仍然很低,只有大约1.5%~2%。因此,从国债的名义利率看,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市场预期会出现大幅度的通胀。
像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美国财政部发行两类长期债券,一类是支付名义利率的国债,另一类是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利率的国债,即支付实际利率的国债。
可以看到,长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异即为长期预期的美国隐性通胀率。这就是所谓的盈亏平衡通胀率。使名义债券和实际债券的回报相同的利率。
目前看,长期预期的通胀率国债利率都比几个月前要高,但仍然很低。

如果看看那些隐含在美国国债中的盈亏平衡通胀率,刚刚超过2.5%。所以与历史相比有点高,看到它通常在2%左右。但在任何绝对意义上,都不是很高,所以金融市场说我们预计不会有太大的通货膨胀。
如果直接问消费者呢?
在密歇根大学的调查中,询问人们对未来一年的预期通胀率。预期通胀上升相对较快,但它仍然很低,不到5%。不过最近几个月有所上升,因此未来一年消费者理性的预期显示会有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但也就是5%左右。
当然,由于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6%,看起来合理。
问题是美联储将采取什么措施?什么时候会开始调整?
有一项美联储内部普遍承认的共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美国境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美联储现在有一个操作机制,疫情前他们刚刚改变变了这个机制。美联储希望通胀不会一直在2%左右,有时可能高于2%,有时可能低于2%,这是一个新的操作机制。所以我们真的不知道它会如何运作。
美联储有双重职责,他们关心两件事,他们希望达到2%左右的通胀率,但他们也关心就业和经济活动的最大化。
现在,他们显然比几个月前更担心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和通胀预期上升。所以大家都预计美联储将开始收缩货币政策,以将通胀保持在2%左右。
我们假设通胀值得担忧,会发生什么?量化宽松已经收窄。
事实已经表明,美联储将很快开始加速减少量化宽松,他们每月购买约1200亿美元,从2021年12 月开始,每月将减少150亿美元。目标是确保到 2022年中期,没有长期国债的净购买。
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如果通胀持续,美联储将会加速执行缩减购债计划,而事实上大多数人也的确认为通胀将会持续,所以预计量化宽松政策将在 6 个月内结束,并且美联储可能会在 2022 年中期开始加息。如果通胀继续上升,美联储也不希望被视为对通胀视而不见。他们的预期是通胀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始下降,但这可能太慢了,他们可能会在那之前开始加息。
外国人为什么要关心这些?我们对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有这样的研判。问题是这为什么会影响生活在亚洲的人?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所谓的“利率平价”。无抛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大意是这样的:假设资本可以自由地在世界各地流动,因为它基本上会在大多数东亚经济体,日本、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更工业化的经济体之间。
国外资本认为,美国利率等于国内利率(如日本利率)加上日元对美元的预期汇率贬值,加上日本支付的任何国家风险溢价。如果国家风险溢价是稳定的,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假设,因为这是指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对国债违约的风险基本稳定。
那么当美国利率上升时,要么预期汇率贬值,要么国内利率必须上升,这一规律在历史上是非常稳定的。
在合理情况下,如果美国利率上升,将导致资本外流,资本将开始流向美国,随着资本流向美国,亚洲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可能会有所贬值,同时亚洲利率也会上升。
因此,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对其金融外围的亚洲国家有两大影响——对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的快速影响。
这意味着美国的利率将资本从亚洲吸引到美国,所以要么亚洲利率上升,要么亚洲汇率贬值,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随着利率上升或汇率贬值,亚洲和美国的资产价格,至少会在意想不到的利率上升情况下有所缓和。当然也有缓慢的影响,对贸易往来和经济产出的影响较慢。
首先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降低了美国进口,当然这里美国的进口与亚洲的出口是一回事。
此外亚洲汇率贬值将提高亚洲竞争力,从而改善亚洲经常账户和亚洲增长,所以这可能会加剧贸易紧张。但你可以想像亚洲出口因汇率贬值而上升。
第三件事是亚洲利率上升会压低亚洲股市,从而会降低财富,降低投资,降低增长,所有这些都是最终影响。
对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如此之快,对产出中贸易流量的缓慢影响。那么,亚洲准备好应对这些后果了吗?
现在很少有国家明确保持固定汇率。与25年前亚洲危机不同,大多数亚太国家现在没有固定汇率。他们有一个通胀目标,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朝鲜、新西兰、菲律宾、泰国等许多国家。
香港是个例外,香港仍维持刚性固定汇率,而大多数亚洲经济体仍然表现出对(汇率)浮动的恐惧,它们希望汇率稳定。亚洲多数经济体不想要汇率自由浮动,他们不喜欢处理汇率波动问题。而且,亚洲人也不喜欢大的汇率波动。顺便说一下,亚洲人真的不喜欢1997年、1998年亚洲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留下的这套计划。
亚洲经济体非常擅长做自我保障,它们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尤其是与历史上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洲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存量巨大。
以绝对值计算,中国拥有迄今为止最大的外汇储备存量,超过3万亿美元。许多其他亚洲经济体,比如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如果以人均储备量来衡量,也是巨大的。从本质上讲,所有亚洲经济体当然也包括拥有大量股票和外汇储备的相关经济体,都有很多资源可以抵御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
中国人均外汇储备虽然少,但有大量的资本管制。顺便说一下,中国目前的大问题与美国利率上升无关,主要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关。
中国有大量的资本管制,这里展示一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外汇安排和外汇限制。

其中列出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所有资本管制,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现在实行了我们所知的每一项资本管制。当然,可能并不完全有效,但中国有很多资本管制措施来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
所以,中国无需担心随着美国加息,资本会从中国涌向美国。
总 结
我总结一下:
1. 与历史上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美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率异常高。
2. 这种较高的通胀可能会持续至少几个季度。
3. 这里面许多原因是暂时的:
疫情导致消费从服务转向耐用品;
交通运输瓶颈、芯片短缺、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待就业但却不愿意工作;
能源价格未来可能下跌,能源价格会因气候变化上升,但最近急剧上升);
需求方面,财政刺激会消散,因为是暂时的;
货币政策会逐步回到正常化
由此可见,导致美国通胀高企的很多原因都是暂时性的。
结论是美国的通货膨胀至少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可能不会超过一年。
这是否会引发美国收紧货币政策?也许吧。但可能会加速美国货币刺激政策的结束。所以美国的利率可能会在三到四个季度左右的上升。
那么,这会给亚洲造成极大影响吗?我认为不会。
亚洲的货币机构(中央银行)非常强大,因为很少有国家采用固定汇率。香港采用固定汇率,但香港也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大多数亚洲国家也都拥有庞大的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所以我认为美国的通货膨胀和美国的货币反应并不会对亚洲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罗安著(Andrew Rose)《美国通货膨胀的诱因及疫情之下对亚洲的影响》
我是罗安著(Andrew Rose),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我要感谢MBA中国提供这次机会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度过美好的一天!再见。
本文内容整理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罗安著(Andrew K Rose)教授为2021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的主题演讲,主题为“美国通货膨胀的诱因及疫情之下对亚洲的影响”
英文内容参见论坛演讲视频
鸣谢MBAChina以及经理人Manager的支持
*本文内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