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年的蒋介石
蒋介石甚至在1966年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全面禁止使用简体字,书籍必须是古文样式的竖版书或从右向左书写的横版书,而一旦有人用大陆的简体字,就会被扣上“投共通匪”的罪名。
在长期的文化控制和宣传下,使用繁体字,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要求和所谓的“华夏文化在台湾”的自证。
后话
现在在网上有很多要求恢复繁体字的声音,主要的理由就是传承传统文化。
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这其实是一种取舍的问题。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平衡利弊才是关键,将普通话定为官方语言,必然会影响地方方言的使用和发展,但这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统一文字同样如此。
繁体字确实是繁杂了,也有很多字并不常用,进行简化以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是那个时候的主要考量,简繁之争也早早就有。
简体:一只忧郁台湾乌龟寻衅几群肮脏变态啮齿鳄龟,几群肮脏变态啮齿鳄龟围殴一只台湾忧郁乌龟 繁体:壹只忧郁台湾乌龟寻衅几群肮脏变态啮齿鳄龟,几群肮脏变态啮齿鳄龟围殴壹只台湾忧郁乌龟
诸如是鲁迅,蔡元培、郭沫若、陶行知、茅盾这样的文坛大家都支持汉字改革,文字改革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利弊之争,在第一版简体字出行后就已经有了结果。可到了近一二十年,不知是文化自信的丧失,还是复古之风的兴起,又或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敏感,简繁之争又起。
文化发展决不能靠管制,也不能靠复古,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我们歌颂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正是因为他统一了六国的文化和文字,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统一的汉字和民族文化,那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并且远比秦始皇做的好,至少不会搞焚书坑儒,也足够尊重文化多元。
而对于繁体字,我更主张保留而不是恢复。将繁体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非官方文字,我们用繁体字写春联,作书法,并不妨碍我们传承汉字文化,同时用简体字进行日常交流,也方便我们生活学习。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