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地上霜”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 用英语来解释华文词汇反而立马明白

2019年07月16日   •   1万次阅读

乐赛学校(Rosyth Primary School)小学生在上华文课。(海峡时报)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展开的教与学国际调查显示,新加坡中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长达46小时,比全球平均值的39小时,高出七小时。

调查也显示,我国中学教师每周花在教学的时间,从五年前的17小时,小增至18小时,但作业批改时间却从8.7小时小幅度减至7.5小时,而备课时间也从8.4小时小幅度减至7.2小时。

日前《联合早报·交流站》的《华文教师备课与教学》一文中,以上述数据开篇,进而论述了我国华文教学的种种,尤其针对小学,因为小学基础不打好,中学更难进步,因此小学华文教师责任重大云云。

小学生该背诵古文古诗吗?

作者提到现行小学课本《欢乐伙伴》从小二开始,就介绍简短的古诗,培养小学生喜爱古典文化,并认为是极佳的尝试。

这点个人认为有待商榷,中国古诗无论在字面上和情景上的难度是众所皆知的,即便相对简单如李白的“静夜诗”,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就已经不容易让从小在热带国家长大的我国小学生,感受到什么叫“地上霜”;更遑论要他们体会之后的“低头思故乡”,并产生共鸣。到头来,往往就只能囫囵吞枣,硬是接受了一首与他们生活背景完全南辕北辙的古诗罢了。

我国是英语普及的社会,绝大多数小学生平时都口操英语,小学生在华文学习上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个时候让他们读遣词用字上经常别有用意的古诗,还要解释给他们听古诗里的字词的各种特殊用法,合适吗?恐怕只会加剧小学生对华文难学的印象吧?

就像小学英文课,也不会让小学生学习莎士比亚艰涩的原文吧?

文章作者还提到说“诗歌是韵文,朗读是重点,如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背诵,效果更理想”。个人认为,这更是忌讳,如今网络盛行,现代就是个速食时代,上网浏览讲求快狠准,小学生怎可能会耐著性子反复背诵你这些对他们来说一知半解,又难以体会的古文古诗?如果硬要他们背诵,只会产生令他们排斥的反效果。

小学一年级华文课本《欢乐伙伴》封面。(教育部)

新课文活动太多 反而不是好事

顺带一提,现今的小学华文课本,比起旧版本,增加了许多“课文后续活动”,旨在让教学可以更全面,但殊不知这反而剥夺了教师发挥创意,给他们创造自己额外教案的机会。

怎么说呢?就有家长指出,如今的小学课本内容虽增添了不少,却令到教师上课时像在赶火车,只为了能够把所有“活动”都进行一遍,结果反而无法做到更详细深入的解说和指导。

课程发展署改编课本的用意当然是好的,但也应该斟酌一下教课时间,是否允许教师进行这么多的课文后续活动。同时,也应该指导教师如何选择性地适度使用这些“课文后续活动”,更要想办法让某些“怕输”的家长知道,不一定要完成所有的活动。

对译法或许更适合我国华文教学

文章作者也提到,目前兼通中英双语的华文教师,尤其是年轻一辈的,经常会以对译法来解释词语,也就是直接用对应的英文,来解释特定华文词语,作者对此持反对意见。

个人则认为,这情况其实无可厚非,尤其是在英语挂帅的我国,学生华文程度基本上已经不好,如果教师还兜兜转转地以一大堆他们听了似懂非懂的其他词语,来解释另一个华文词语,很多时候效果更糟。但如果对学生讲一个他们懂得的相应英文词语来解释,学生很多时候立马就明白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很多解释的时间,“多出的时间”就可以做别的课堂用途。

这是我当年当华文教师时的经验之谈。我本来也很抗拒语码夹杂,用英文来解释华文,也一向坚持以华语讲解华文,但当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却只是事倍功半时,就会觉得,方法因人而异,达到最终结果还是比较重要。

反正华文还是有很多英文无法翻译或解释得通或准确的例子,比如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等,也不怕没机会只用华语讲解。

时代已经变迁,更因为国情所致,如果我们还不变通,教导下一代华文的路,只会走得更艰辛。

不过使用对译法,还是要注意翻译的问题,因为没有两种语文可以完全被翻译得准确无误的,这点华文教师必须时时提醒学生,包括提醒自己。

投其所好,提高兴趣

那或许你会问,有没有其他建议,可以让华文教学更有效率?

个人浅见,华文作为一种语文,要进步,就是要多接触。为什么我国人民,包括学生,普遍英文比母语好?就是因为大家接触英文的机会多很多啊。

基于社会环境的局限性,接触华文的机会很少,这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要在这局限性上“耍手段”,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华文的兴趣。

当年在进行华文教学时,会一定程度上“投其所好”,就像父母为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会学着去了解孩子喜欢的事物,开发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和兴趣。教学也一样,如果教师一直摆着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试问要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又怎会对这个不好亲近的老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

当年采取的方法,主要就是“动用”流行文化,在课堂上播放华文乐坛流行歌手的歌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分析歌词;截图漫画来讲解词语运用;用中文电玩来提高华文的“可玩性”等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华文教师也可以适度在课堂上玩一些华文文字游戏,比如以“日”或“曰”字加一笔,可以形成多少不同的字?让他们抢答,借此增添上课的趣味性,也让学生们认识到华文这个语文本身,其实可以很好玩。

现今的小学华文课已走向多让学生通过交互式活动吸取知识,及使用资讯科技资源加以强化学习。维新小学的华文老师在华文课上让学生玩“拍一拍”游戏。白板前大荧幕上投影了几个框在苍蝇图案内的课文生字,老师念出生字,学生便争先拍打相应字样的“苍蝇”,从而巩固认字能力。(联合早报)

开放心态接受新时代教学

总的来说,不要墨守成规,拘泥于教导华文就是要灌输学生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思想,这些对学生来说,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也是会让他们脑袋“关机”或“当机”的“罪魁祸首”。

我们在要求普遍接触英语的学生open-minded(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华文教育的同时,华文教学者自己也应该open-minded地接受更时代化的华文教学途径。

至于前文所说的教与学国际调查显示,我国中学教师备课时间减少,根本无关紧要,因为备课充不充足,无关时间长短,就像加班并不表示效率高一样,重点在于有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做有效率的事。

反正我国中学教师的每周工作时间,已经高于全球平均值七个小时,如果还执著于以备课时间长短,来衡量华文教师的付出,那也未免苛刻了。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