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届七夕乞巧嘉年华 公众重温半个世纪前庆祝盛况


跨别半个世纪再庆七夕,本地将迎来首届“七夕乞巧嘉年华”
下个月22日是七夕节,本地将迎来首届“七夕乞巧嘉年华”,让公众重温半个世纪以前本地庆祝这个节日的盛况。
下个月22日是七夕节,本地将迎来首届“七夕乞巧嘉年华”,让公众重温半个世纪以前本地庆祝这个节日的盛况。嘉年华预计吸引超过3万人参与。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妇女会在这天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随着社会变迁,这个节日逐渐在本地消失。
发起这项活动的本地文史研究员黄钰清表示:“这个节日其实比新年还要盛大,在50年前已经消失了,但是很多年长者对这个节日还有很深刻的记忆。我访问了超过50位年长者,每次分享的时候就很激动,对于这个节日很有感触,我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这个节日重新复兴。”
活动也获得本地六家会馆赞助,以及新加坡旅游局的支持。黄钰清说,目前计划举办三年,但希望能一直办下去。她分享了今年活动的亮点。
“对于很多有庆祝过七夕节的人,他们会看到昔日的那些场景,好比说七姐盆,我们也会有不少的手工艺的展示,不同的活动如讲座,以及劳动妇女来到新加坡的一些故事,还有鲜为人知的事迹。”


活动包括制作“许愿喜鹊”。(图:陆佳丽)

主办方重塑七夕传统“七姐盆”。 (图:陆佳丽)
今年的活动即日起拉开帷幕,在市区和牛车水一带举行,横跨7个周末,一直到下个月20日,也就是农历七月初七之前的周末。公众将能乘船游览新加坡河、参加步行游、听故事。活动现场也有传统烹饪和示范工作坊,让公众能品尝到消失几十年的传统小吃。超过半数的活动是免费的。
也是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的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为活动主持推介仪式时表示,保留传统非常重要。
英兰妮说,文化遗产真的很重要,因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来自哪里,以及我们的历史。在国家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确保这些记忆、历史和传统得以保留。
“在我们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确保这些回忆,历史、文化和传统得以保留,因为它是我们的支柱,是我们的根。”
七夕乞巧嘉年华活动伙伴欧阳炳文说:“我小的时候六七十年代吃过的一种辣椒饼,这个广东顺德的传统美食,带来新加坡的是以前的妈姐,希望大家学了之后把这个美食继续延长下去。”
8月19日和20日史密斯街将举办大型嘉年华会,到时会有歌唱,古筝演奏和武术等表演。
公众可上网到 https://www.qixifest.com/,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