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屆七夕乞巧嘉年華 公眾重溫半個世紀前慶祝盛況


跨別半個世紀再慶七夕,本地將迎來首屆「七夕乞巧嘉年華」
下個月22日是七夕節,本地將迎來首屆「七夕乞巧嘉年華」,讓公眾重溫半個世紀以前本地慶祝這個節日的盛況。
下個月22日是七夕節,本地將迎來首屆「七夕乞巧嘉年華」,讓公眾重溫半個世紀以前本地慶祝這個節日的盛況。嘉年華預計吸引超過3萬人參與。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也稱為乞巧節,婦女會在這天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隨著社會變遷,這個節日逐漸在本地消失。
發起這項活動的本地文史研究員黃鈺清表示:「這個節日其實比新年還要盛大,在50年前已經消失了,但是很多年長者對這個節日還有很深刻的記憶。我訪問了超過50位年長者,每次分享的時候就很激動,對於這個節日很有感觸,我希望在他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個節日重新復興。」
活動也獲得本地六家會館贊助,以及新加坡旅遊局的支持。黃鈺清說,目前計劃舉辦三年,但希望能一直辦下去。她分享了今年活動的亮點。
「對於很多有慶祝過七夕節的人,他們會看到昔日的那些場景,好比說七姐盆,我們也會有不少的手工藝的展示,不同的活動如講座,以及勞動婦女來到新加坡的一些故事,還有鮮為人知的事跡。」


活動包括製作「許願喜鵲」。(圖:陸佳麗)

主辦方重塑七夕傳統「七姐盆」。 (圖:陸佳麗)
今年的活動即日起拉開帷幕,在市區和牛車水一帶舉行,橫跨7個周末,一直到下個月20日,也就是農曆七月初七之前的周末。公眾將能乘船遊覽新加坡河、參加步行游、聽故事。活動現場也有傳統烹飪和示範工作坊,讓公眾能品嘗到消失幾十年的傳統小吃。超過半數的活動是免費的。
也是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的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為活動主持推介儀式時表示,保留傳統非常重要。
英蘭妮說,文化遺產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必須知道我們來自哪裡,以及我們的歷史。在國家發展、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確保這些記憶、歷史和傳統得以保留。
「在我們國家進步和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確保這些回憶,歷史、文化和傳統得以保留,因為它是我們的支柱,是我們的根。」
七夕乞巧嘉年華活動夥伴歐陽炳文說:「我小的時候六七十年代吃過的一種辣椒餅,這個廣東順德的傳統美食,帶來新加坡的是以前的媽姐,希望大家學了之後把這個美食繼續延長下去。」
8月19日和20日史密斯街將舉辦大型嘉年華會,到時會有歌唱,古箏演奏和武術等表演。
公眾可上網到 https://www.qixifest.com/,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