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全岛哗然!
新加坡交通部长易华仁,被牵连进贪污调查局的一项调查中。在得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首肯后,正式调查已经开始,期间易华仁将暂时被停职。

图源:Yahoo
新加坡下届总理、现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也针对自己接受采访发表了意见。
和李显龙一样,他重申了新加坡政府肃贪的决心。
黄循财高调表态“不会隐瞒”:
我们将全力维护新加坡的法治
前天,易华仁事情发酵后,黄循财接受了新加坡媒体的采访。

图源:海峡时报
他表示,自己和李显龙总理一样,致力于维护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我们将对贪腐问题保持强硬、零容忍的立场。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恪守新加坡人对政治领袖有关诚实、正直的严格标准和要求。”他重申了这一点。
另外,他也保证,新加坡政府和人民行动党不会把任何事情“扫到地毯下”(We will not sweep anything under the carpet,以为掩盖事实)。
即使披露的细节可能会令政府和政党感到尴尬,或对其造成名誉上的实质损害。


图源:海峡时报
他呼吁民众保持耐心,给予当局足够的时间以厘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他也保证当局将尽全力调查,“无论事实最终如何,我们都能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一旦时机成熟,贪污调查局将对外公布调查结果。
黄循财说,他明白新加坡人对此案非常关注并有很多疑问。但是由于贪污调查局的调查还在进行,他没办公考透露更多信息。
“因此,我恳请大家让调查按程序进行,避免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进一步的揣测。”

图源:搜狐
前不久,新加坡两名部长因为租用“黑白屋”洋房,同样接受了贪污调查局的调查,但调查过程中这两位部长并未被停职。
对此,黄循财表示易华仁一事和这两位部长所面临的指控在性质上略有区别。
他指出,部长租用“黑白屋”一事早就被公开讨论过,网上也流传着对两位部长的各种指控,因此在两位部长要求自查,贪污调查局介入此事时,大部分新加坡人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初步认知了。

图源:AsiaOne
然而,易华仁被查一事大家则完全不知情,一开始就完全是由贪污调查局驱动的,没有接到过公众的投诉。
黄循财解释道,这才是为什么李显龙总理在同意贪污调查局开展正式调查后,第一时间指示易华仁停职休假的原因。
新加坡学界人士分享看法:
对政府、政党、选区都是重挫
针对李显龙总理的决定以及黄循财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分别采访了一些本地学者寻求他们的看法。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陈庆文副教授对易华仁需要停职接受调查的结果感到毫不意外。
他认为,易华仁被暂时解除职务这一点相当值得关注,这很有可能代表着,当局已经有初步的可靠证据表明易华仁参与了违法行为中。

来源:海峡时报
“为避免因易华仁能够继续行使职权,从而影响调查的情况发生,李总理要求他放缺席假是恰当的做法,这样可以维护查案程序的公信力。”
当然,他接着强调表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易华仁部长还是无辜的。现有的所有已公开信息,都没有确切证明他有罪。

图源:彭博社
这和《联合早报》爱芳敦升律师事务所丁竟甡律师对此的其中一个解读有相似之处。
他认为,易华仁一事和“黑白屋”一事有着明显区别,贪污调查局很可能掌握了对易华仁不利的证据,另外两名部长则没有。

图源:彭博社
除了对事件本身的解读外,许多学者和观察人士都告诉媒体,易华仁被调查一事,很有可能对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新加坡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Tan Ern Ser更是形容,最近发生的事件可能会让执政党所面临严重的危机。
他认为,在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和公民更加挑剔的大背景下,不管是部长租用“黑白屋”还是易华仁被调查,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肯定对执政党没有帮助,甚至还会急剧影响人民行动党在下届选举(需2025年之前举行)中的选情。

以易华仁为首的人民行动党西海岸集选区议员团队,图源:海峡时报
《联合早报》报道,在昨天易华仁被停职调查一事曝光后,人民行动党的西海岸支部和党员对话,不少党员在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会议后,神情凝重地离开了党支部。

图源:早报
不少选区内选民对于这个消息依旧显得相当难以置信。
一位选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易华仁被要求放缺席假,情况相信已经相当严重了。
“我当然希望他没有涉及贪污,也希望他不要破坏我对新加坡清廉政策的信任。但如果他被证实犯罪了,我也不会表现出任何同情。他不是第一天上任了,难道他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吗?”

图源:Todayonline
也有人表示,在易华仁还没被官宣有罪之前,他会继续感谢易华仁这几十年在西海岸集选区的服务,一切都交由法律决定。
新加坡人对贪腐的深恶痛绝,不止于针对公务员和政府高官。在新加坡,任何人只要是有贪污或是行贿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新加坡,一新币也算行贿!
他们因为这些“小事”被重罚
说起来,虽然整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新加坡政府内部出问题的情况还是相当罕见。
今年4月28日,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公布的2022年全年数据显示,当局共接获234起贪污举报,比2018年减少了124起,同时创下五年新低,代表新加坡贪污情况持续受到严格控制。

图源:早报
而在2022年调查的案件中,高达86%涉及私人企业,涉及公共部门的案件则仅占14%,共有152人被控上法庭,其中148人来自私人领域。
不过,贪污举报的全年定罪率达到了99%,可以说一旦有人被举报贪污,就几乎等同于确有其事。(这对易华仁来说是个不好的消息)
在新加坡,贪污和行贿受贿没有数额大小之分,不管是一百万新币还是一新币,都要接受法律的审判。

图源:Redwire Times Singapore
事件一:
“一新币也算受贿?”
2018年12月,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发文告表示,两名中国籍工人涉嫌向卡车司机索贿,甚至有单次索贿金额仅1新币,但还是受到严惩!

来源:海峡时报
据报道,当时这两名工人受雇于一家货柜公司,负责操作堆高机,他们被控屡次向载送货柜的司机及货柜车司机索贿。
其中一人,有次企图向货柜车司机索贿1新币,否则就会延迟把货柜放到对方的货车上。当局没有具体说明这两人到底从贿赂中获得了多少钱。
贪污调查局表示,员工应公平履行职责,而不是以贿赂换取好处。“任何金额或任何类型的贿赂都是不能容忍的。哪怕只是一新币。”

最终,在2019年,其中一人被判入狱两月,并被处以4870.50新币的罚款。不仅坐了牢,背上刑事犯罪污点的他也大概率会被公司开除丢掉工作,可谓得不偿失。
不过,比起新加坡法律对这类行为“最高10万新币罚款或5年有期徒刑,或是两者兼之”的惩罚来说,已经不算太严重了......
事件二: “100新币不够?我愿意出150新币”
去年,本地多家媒体报道,一名韩姓男子因企图贿赂警员被捕。
整件事发生在2019年12月,当时,韩某开车去了芽笼喝上了几杯。

示意图,图源:Sygic Travel
当晚11点半左右,有人向新加坡警方通报韩某疑似涉嫌酒驾。接到报案后,两名警察立即赶往现场。
在芽笼第31巷的第一个露天停车场里,警察发现了一身酒气的韩某。当时,他正坐在车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