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确诊超23万!新加坡50人打第三针后仍感染,新增一死亡仅35岁 ! 李总理、张文宏谈防疫策略

2021年11月14日   •   6万次阅读

最近,新加坡的日增病例几乎都在2千、3千多例上下。

有网友觉得,这是因为新加坡的疫情正在改善。卫生部长王乙康在上周也说了,疫情趋稳。

但也有网友觉得,新加坡这一波的疫情远不到说“改善”的时候。

这样讲有什么依据?

大家可以看下每周病例增长率,持续9天保持在1以下,但是到前天又突破1了。

一会2千例,一会3千例。

刚说降到1以下就是疫情改善了,措施可以放开了。

但这会又1以上了,难道措施还要收紧?

新加坡的疫情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过去两个月,社区16万人确诊

35岁新冠死亡“病症”引发疑问

上个月,新加坡抗疫小组组长黄循财才说过,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1以下,我们就会考虑放宽一点措施。

进入11月,增长率维持在0.9、0.8左右。

所以我们在11月10日,迎来了8月以后的第一次小幅解封。

然而不到三天,昨天每周病例增长率就回到了1以上,1.04。

虽然不是很惊讶,但会让人感到混淆。

说好的降到1以下,就表明病例减少,疫情好转呢?措施10日才放宽,就算病例反扑也没这么赶的。

卫生部知道大家会疑惑,所以特地在疫情通告中说明:

“这是因为在屠妖节(4日)公共假期期间,到诊所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减少导致。”

来源:海峡时报

这个解释大家也不陌生。

病例突然减少的情况几乎每周都有发生。一般周末、周一曝出的病例数字相比其他工作日都要低。

卫生部对此的公开解释至今有两种:周末检测少;公共假期检测少。

病例减少就意味着每周病例增长率也会受此影响而下降。

来源:todayonline

也就是说,现在措施略微放宽,条件是基于因为检测少导致下降的每周病例增长率。。。?

每周病例增长率回到1以上,表明每周的实际感染人数其实是没有减少的,不减反增。

自打9月28日以后,日增病例就没有下过2千大关。(除了屠妖节4日新增1767例)

椰子根据卫生部给的图表信息,统计了一下:过去两个月内,不算输入型病例,新加坡社区累计确诊16万1111例。

相当于新冠大流行近两年,新加坡69%的病例都发生在过去两个月。

9月12日-30日:确诊2万4724人

10月1日-15日:确诊4万5156人

10月15日-31日:确诊5万6504人

11月1日-12日:确诊3万4727人

*目前本地累计确诊达到23万3176例。

注意,这还不算那些抗原快速检测(ART),无症状没有计入病例数字的人。

10月下旬,是新加坡爆发疫情后情况最严重的半个月。

也是10月下旬开始,检测程序简化,ART阳性无症状不用上报。到了11月病例大幅减少。 这会病例减少,并不意味着病毒感染也在减少。

来源:8视界 | 现存有通报的感染群

卫生部的解释是一个凭证,每周病例增长率也是一个凭证。

情况还未真的好转,但同住家人五人堂食已经放开,团体活动、大型千人活动也打算开办。

网友忍不住担心:

“想知道现在就开放5人堂食到底合不合适宜。”

很明显,每周病例增长率猛的回升,让网友们迟疑了。

除了病例,重症与死亡也有“每周增长率”。

如果是这个数字是1.03,则意味着过去一周比前一周,重症死亡增加3%。

截至12日,新加坡需要输氧、入住ICU与死亡病例的综合每周增长率是1。

这意味着严重与死亡的新冠病例跟前一周相差无几。

看起来,重症及死亡状况似有好转。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8月开始算,新加坡的重症与死亡的每周增长率最高3.15。

发生在9月中旬,当时的措施是允许完全接种者5人堂食。 再来看看现在的住院情况。

来源:SGH

目前,还有1616人因新冠住院,普通病房有280人需要吸氧,31人病情不稳定在ICU观察,75人病危在ICU插管。

前天又新增14个死亡,年龄在35岁到102岁之间,全部死亡病例都有潜在疾病。。。除了那个35岁患者。

这次还罕见透露了:35岁的年轻死亡患者,没有打过疫苗。死亡原因是生前患有多种合并症(multiple comorbidities)。

这个死因,也引起了网友热议。 为搞懂死因,网友专门“谷歌”

comorbidities,合并症。

合并症是什么?网友表示不懂。

“今日单词-合并症。”

“我今天学到新词了,合并症,得谷歌搜索查一下。”

“感觉现在读通告越来越难,得查字典了。”

“所以现在是在玩文字了吗。这个词很生啊。现在不是潜在疾病了,是合并症。”

“难怪我亲妈在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硬逼我学习,特别是拼写。现在我懂了。懂得这些生词估计是成为大人物的必备修养之一。”

还有的网友觉得哪里怪怪的。 35岁就已经有各种病了。

这个合并症,椰子也去查了一下。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合并症可以是:

与原发疾病同时病发的一种或多种疾病,生理和心理都可以有,比如心理健康方面,一个人可以同时有抑郁症跟焦虑症;

与另一病症同时并发但并没因果联系的病症;

有所联系的同时病发的病症 而新加坡35岁新冠患者有“合并症”去世,也不是独一例。

美国专家对合并症的解释是,一个人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疾病。比如同时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人。

而有高血压、肥胖、慢性肺病、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感染新冠后病情更容易恶化。

目前专家们建议是,有合并症的人要打疫苗。

新加坡的疫苗接种进度条几近拉满。86%至少打完一针,85%打完两针,19%的人打完了第三针。

所以大多数人可以安心。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年轻人,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潜在疾病,或者什么合并症。

更何况打完第三针还突破性感染、住院的人,新加坡也有。

打完第三针仍确诊住院,1人病危

什么样的人更易“突破性感染”?

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545万。 19%就相当于103万5500人打完第三针。

而这一百多万人里头,还是有56个人确诊新冠住院。这个情况就跟打完第二针后发生的突破性感染一样。

唯一的差别就在于3针以后中招的比例更小一点。

截止前天,因新冠住院的人中,打完3针的有56人,打完2针的有685人,没有完全接种的有489人。

在普通病房需要吸氧的人中,打完3针的有6人,打完2针的有97人,没有完全接种的有177人。

情况不稳需要在ICU中观察的,打完3针的有0人(11日有2人,12日无),打完2针的有8人,没有完全接种的有23人。

情况危急在ICU中插管的,打完3针的有1人,打完2针的有24人,没有完全接种的有50人。

从病情严重程度来看,打完3针的重症风险小于打完2针,最糟糕的就是打完1针或者没打过疫苗的。

1/2
下一页

555

新加坡16岁“嫖娼”不违法?!揭秘本地色情行业真实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万次阅读
16岁少女醉酒遭多人性侵,新加坡罕见恶性案件终判刑!
2025年05月05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12家银行定存利率汇总!存这里最划算!中国用户能开这些银行账户
2025年05月03日   •   7万次阅读
【GE2025】 “我们拿鸡翅,但送你整只鸡!” 行动党候选人言论引关注
2025年05月01日   •   5万次阅读
事关所有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多项预警!一大波补贴马上发给所有人~
2025年05月05日   •   3万次阅读
卷土重来! “蹭饭女团”讨钱 专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好凶!女司机抢泊车位 抢赢了还嚣张这么做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三周后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灾获救孩童家长泪谢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万次阅读
因澡堂偷拍丑闻!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奖章被正式褫夺
2025年04月30日   •   3万次阅读
反对党:婚外情!洗钱!贪污!买不起房!新加坡要沦为乞丐国度!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月台喝水险挨罚 留学生:一口差点喝掉500新币!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邻居难忍异味报警 七旬轮椅叔被发现暴毙家中成腐尸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大选,执政党狂胜,有些人连裤衩都输掉了......
2025年05月05日   •   2万次阅读
14 岁少年犯罪 “狂飙”!持枪抢劫、下药盗窃、无证逆行,终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老字号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诉恶心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当关注 工人党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中央快速公路惊现惨烈车祸!德士电单车相撞,71 岁骑士当场身亡,司机被捕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人民行动党党员派竞选传单 遭中年男子吐口水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疑似不满被鸣笛 我国男子在新山挥拳打马国男子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樱花鸡”创始人王其祥癌逝 享寿70岁
2025年05月05日   •   1万次阅读
人民力量党唱红的“左看右看”神曲 意外成了政治新梗被玩嗨
2025年04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砍伤妻子枕边男潜逃12年 男子思念家人返新自首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涉卖淫欺骗和无牌提供付款服务 四男一女被控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选民陷入两难:要保住副总理?还是保住反对党?
2025年05月01日   •   1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