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確診超23萬!新加坡50人打第三針後仍感染,新增一死亡僅35歲 ! 李總理、張文宏談防疫策略

2021年11月14日   •   6萬次閱讀

最近,新加坡的日增病例幾乎都在2千、3千多例上下。

有網友覺得,這是因為新加坡的疫情正在改善。衛生部長王乙康在上周也說了,疫情趨穩。

但也有網友覺得,新加坡這一波的疫情遠不到說「改善」的時候。

這樣講有什麼依據?

大家可以看下每周病例增長率,持續9天保持在1以下,但是到前天又突破1了。

一會2千例,一會3千例。

剛說降到1以下就是疫情改善了,措施可以放開了。

但這會又1以上了,難道措施還要收緊?

新加坡的疫情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過去兩個月,社區16萬人確診

35歲新冠死亡「病症」引發疑問

上個月,新加坡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才說過,每周病例增長率降到1以下,我們就會考慮放寬一點措施。

進入11月,增長率維持在0.9、0.8左右。

所以我們在11月10日,迎來了8月以後的第一次小幅解封。

然而不到三天,昨天每周病例增長率就回到了1以上,1.04。

雖然不是很驚訝,但會讓人感到混淆。

說好的降到1以下,就表明病例減少,疫情好轉呢?措施10日才放寬,就算病例反撲也沒這麼趕的。

衛生部知道大家會疑惑,所以特地在疫情通告中說明:

「這是因為在屠妖節(4日)公共假期期間,到診所進行核酸檢測的人減少導致。」

來源:海峽時報

這個解釋大家也不陌生。

病例突然減少的情況幾乎每周都有發生。一般周末、周一曝出的病例數字相比其他工作日都要低。

衛生部對此的公開解釋至今有兩種:周末檢測少;公共假期檢測少。

病例減少就意味著每周病例增長率也會受此影響而下降。

來源:todayonline

也就是說,現在措施略微放寬,條件是基於因為檢測少導致下降的每周病例增長率。。。?

每周病例增長率回到1以上,表明每周的實際感染人數其實是沒有減少的,不減反增。

自打9月28日以後,日增病例就沒有下過2千大關。(除了屠妖節4日新增1767例)

椰子根據衛生部給的圖表信息,統計了一下:過去兩個月內,不算輸入型病例,新加坡社區累計確診16萬1111例。

相當於新冠大流行近兩年,新加坡69%的病例都發生在過去兩個月。

9月12日-30日:確診2萬4724人

10月1日-15日:確診4萬5156人

10月15日-31日:確診5萬6504人

11月1日-12日:確診3萬4727人

*目前本地累計確診達到23萬3176例。

注意,這還不算那些抗原快速檢測(ART),無症狀沒有計入病例數字的人。

10月下旬,是新加坡爆發疫情後情況最嚴重的半個月。

也是10月下旬開始,檢測程序簡化,ART陽性無症狀不用上報。到了11月病例大幅減少。 這會病例減少,並不意味著病毒感染也在減少。

來源:8視界 | 現存有通報的感染群

衛生部的解釋是一個憑證,每周病例增長率也是一個憑證。

情況還未真的好轉,但同住家人五人堂食已經放開,團體活動、大型千人活動也打算開辦。

網友忍不住擔心:

「想知道現在就開放5人堂食到底合不合適宜。」

很明顯,每周病例增長率猛的回升,讓網友們遲疑了。

除了病例,重症與死亡也有「每周增長率」。

如果是這個數字是1.03,則意味著過去一周比前一周,重症死亡增加3%。

截至12日,新加坡需要輸氧、入住ICU與死亡病例的綜合每周增長率是1。

這意味著嚴重與死亡的新冠病例跟前一周相差無幾。

看起來,重症及死亡狀況似有好轉。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8月開始算,新加坡的重症與死亡的每周增長率最高3.15。

發生在9月中旬,當時的措施是允許完全接種者5人堂食。 再來看看現在的住院情況。

來源:SGH

目前,還有1616人因新冠住院,普通病房有280人需要吸氧,31人病情不穩定在ICU觀察,75人病危在ICU插管。

前天又新增14個死亡,年齡在35歲到102歲之間,全部死亡病例都有潛在疾病。。。除了那個35歲患者。

這次還罕見透露了:35歲的年輕死亡患者,沒有打過疫苗。死亡原因是生前患有多種合併症(multiple comorbidities)。

這個死因,也引起了網友熱議。 為搞懂死因,網友專門「谷歌」

comorbidities,合併症。

合併症是什麼?網友表示不懂。

「今日單詞-合併症。」

「我今天學到新詞了,合併症,得谷歌搜索查一下。」

「感覺現在讀通告越來越難,得查字典了。」

「所以現在是在玩文字了嗎。這個詞很生啊。現在不是潛在疾病了,是合併症。」

「難怪我親媽在我讀書的時候老師硬逼我學習,特別是拼寫。現在我懂了。懂得這些生詞估計是成為大人物的必備修養之一。」

還有的網友覺得哪裡怪怪的。 35歲就已經有各種病了。

這個合併症,椰子也去查了一下。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合併症可以是:

與原發疾病同時病發的一種或多種疾病,生理和心理都可以有,比如心理健康方面,一個人可以同時有抑鬱症跟焦慮症;

與另一病症同時並發但並沒因果聯繫的病症;

有所聯繫的同時病發的病症 而新加坡35歲新冠患者有「合併症」去世,也不是獨一例。

美國專家對合併症的解釋是,一個人同時患有2種及以上的疾病。比如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者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的人。

而有高血壓、肥胖、慢性肺病、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感染新冠後病情更容易惡化。

目前專家們建議是,有合併症的人要打疫苗。

新加坡的疫苗接種進度條幾近拉滿。86%至少打完一針,85%打完兩針,19%的人打完了第三針。

所以大多數人可以安心。

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年輕人,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潛在疾病,或者什麼合併症。

更何況打完第三針還突破性感染、住院的人,新加坡也有。

打完第三針仍確診住院,1人病危

什麼樣的人更易「突破性感染」?

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545萬。 19%就相當於103萬5500人打完第三針。

而這一百多萬人裡頭,還是有56個人確診新冠住院。這個情況就跟打完第二針後發生的突破性感染一樣。

唯一的差別就在於3針以後中招的比例更小一點。

截止前天,因新冠住院的人中,打完3針的有56人,打完2針的有685人,沒有完全接種的有489人。

在普通病房需要吸氧的人中,打完3針的有6人,打完2針的有97人,沒有完全接種的有177人。

情況不穩需要在ICU中觀察的,打完3針的有0人(11日有2人,12日無),打完2針的有8人,沒有完全接種的有23人。

情況危急在ICU中插管的,打完3針的有1人,打完2針的有24人,沒有完全接種的有50人。

從病情嚴重程度來看,打完3針的重症風險小於打完2針,最糟糕的就是打完1針或者沒打過疫苗的。

1/2
下一頁

555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16歲少女醉酒遭多人性侵,新加坡罕見惡性案件終判刑!
2025年05月05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7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事關所有人!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多項預警!一大波補貼馬上發給所有人~
2025年05月05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狂勝,有些人連褲衩都輸掉了......
2025年05月05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中央快速公路驚現慘烈車禍!德士電單車相撞,71 歲騎士當場身亡,司機被捕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涉賣淫欺騙和無牌提供付款服務 四男一女被控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人民行動黨黨員派競選傳單 遭中年男子吐口水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櫻花雞」創始人王其祥癌逝 享壽70歲
2025年05月05日   •   1萬次閱讀
疑似不滿被鳴笛 我國男子在新山揮拳打馬國男子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民力量黨唱紅的「左看右看」神曲 意外成了政治新梗被玩嗨
2025年04月30日   •   1萬次閱讀
床褥沾滿糞便 還有蟲 年輕義工清理垃圾屋 嚇到尖叫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砍傷妻子枕邊男潛逃12年 男子思念家人返新自首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