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慈善筹款节目《万千金辉照乐年》的制作团队,作者在第一排右二。
一个女人的世界
有一次,我们拜访的一位受益者,百病缠身。她独居的窄小客厅,堆满杂物, 只有一条可让一个人通过的走道。在炎热的太阳下一路走过来,我头脑已经一片茫然,眼前女人的世界印象难以磨灭。
“来!喝杯冰水,天气太热了!”她热情的招待我们。
“可以拍您的故事吗?”我们鼓起勇气问她“可以啊。”
她困难地吞著口水,细说她坎坷的人生。全程,脸部不停地扭曲著。问著, 写着,这个女人也有家人,不过,一家人渐行渐远,后来都失去联系。返回公司的路上,大家都格外地安静。电视人的心是柔软温热的,这一刻,除了想如何让节目帮到她之外,大家也在反思如果自己处在逆境中会怎么做。她那不停扭曲的脸,那条只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客厅走道,她那努力活下来的精神……我至今历历在目。
3个小时的现场节目一开播,我们经常会跟着善款通数的走势而调整节目的内容和流程,现场那种分秒必争,精神紧绷的氛围,所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然而,只要善款通数飙升,我们还是会高声欢呼,所有的压力也在这一刻,马上被抛到九霄云外。往往,我们确信,只要好好做,我们是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改变他们的世界和人生。
一则简讯
“监制,你好,伟伟刚传简讯给我,我们约好明天一起吃午餐,谢谢!”节目《放下》刚播完,我收到节目主人翁阿明传来的简讯。
伟伟是阿明14岁的孩子,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和伟伟见面了。看了简讯,我内心澎湃不已。半年前,当他在我面前述说他伤痕累累、狂野不羁的青春故事时,听着,听着,我的心也跟着慢慢地在撕裂,他把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话都说了。
电视的影响力是实在深远的。一段影像或者一个节目,能让我们换个角度,重新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左起:陈婷、陈秋霞、萧雅琴和作者。
电视风情万种 让人怦然心动
我一直是一个工作导向的人,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如今回首,我这辈子只专心做一件事,那就是电视。这份工作记录了我热情姿彩的成长之路。多年来,非常我在电视圈的好朋友。

在2017年搬到纬壹新园区的第一个新年聚餐会留影。
珍惜一群至今还相互扶持的圈中挚友,尤其感激老板林培琴,新传媒华文综艺制作组的主管。我们共事多年,在我必须照顾和陪伴年迈双亲的时候,她做了很暖心的安排,让我能够工作和家事两边兼顾。记忆是美好的无价之宝,应当好好收在属于自己的角落,当不做电视时,除了关注传媒,文字空间会是另一个可以任我翱翔的蓝天吧。

郑丽贞
作者简介:
郑丽贞1985年以资料撰稿员身份加入电视台。之后从编导逐步擢升到策划、监制、资深监制。期间机构更名3次:新加坡广播局,新加坡电视机构和新传媒集团。在华文综艺制作处工作35年,参与过各类型大大小小节目的制作。
《回望加利谷山》是第一本详细记录新加坡广播电视发展史的重要中文书籍,是50多位曾在加利谷山新传媒(MediaCorp)中文节目组的台前幕后人员撰写的集体记忆,图文并茂地讲述了80年来发生在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的重大事件和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50个篇章分为八辑:统帅、先驱、广播、新闻与时事、综艺节目、华语戏剧、幕后大军、熠熠星光,时间跨度从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一直到2016年新传媒搬迁到纬壹科技城。真实地记录了一批热爱广播电视事业的台前幕后人员,如何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零开始不断追求卓越;如何为观众制作更好更精彩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