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慈善籌款節目《萬千金輝照樂年》的製作團隊,作者在第一排右二。
一個女人的世界
有一次,我們拜訪的一位受益者,百病纏身。她獨居的窄小客廳,堆滿雜物, 只有一條可讓一個人通過的走道。在炎熱的太陽下一路走過來,我頭腦已經一片茫然,眼前女人的世界印象難以磨滅。
「來!喝杯冰水,天氣太熱了!」她熱情的招待我們。
「可以拍您的故事嗎?」我們鼓起勇氣問她「可以啊。」
她困難地吞著口水,細說她坎坷的人生。全程,臉部不停地扭曲著。問著, 寫著,這個女人也有家人,不過,一家人漸行漸遠,後來都失去聯繫。返回公司的路上,大家都格外地安靜。電視人的心是柔軟溫熱的,這一刻,除了想如何讓節目幫到她之外,大家也在反思如果自己處在逆境中會怎麼做。她那不停扭曲的臉,那條只能讓一個人通行的客廳走道,她那努力活下來的精神……我至今歷歷在目。
3個小時的現場節目一開播,我們經常會跟著善款通數的走勢而調整節目的內容和流程,現場那種分秒必爭,精神緊繃的氛圍,所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然而,只要善款通數飆升,我們還是會高聲歡呼,所有的壓力也在這一刻,馬上被拋到九霄雲外。往往,我們確信,只要好好做,我們是可以改變很多人的生活, 改變他們的世界和人生。
一則簡訊
「監製,你好,偉偉剛傳簡訊給我,我們約好明天一起吃午餐,謝謝!」節目《放下》剛播完,我收到節目主人翁阿明傳來的簡訊。
偉偉是阿明14歲的孩子,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和偉偉見面了。看了簡訊,我內心澎湃不已。半年前,當他在我面前述說他傷痕累累、狂野不羈的青春故事時,聽著,聽著,我的心也跟著慢慢地在撕裂,他把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話都說了。
電視的影響力是實在深遠的。一段影像或者一個節目,能讓我們換個角度,重新認識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能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左起:陳婷、陳秋霞、蕭雅琴和作者。
電視風情萬種 讓人怦然心動
我一直是一個工作導向的人,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如今回首,我這輩子只專心做一件事,那就是電視。這份工作記錄了我熱情姿彩的成長之路。多年來,非常我在電視圈的好朋友。

在2017年搬到緯壹新園區的第一個新年聚餐會留影。
珍惜一群至今還相互扶持的圈中摯友,尤其感激老闆林培琴,新傳媒華文綜藝製作組的主管。我們共事多年,在我必須照顧和陪伴年邁雙親的時候,她做了很暖心的安排,讓我能夠工作和家事兩邊兼顧。記憶是美好的無價之寶,應當好好收在屬於自己的角落,當不做電視時,除了關注傳媒,文字空間會是另一個可以任我翱翔的藍天吧。

鄭麗貞
作者簡介:
鄭麗貞1985年以資料撰稿員身份加入電視台。之後從編導逐步擢升到策劃、監製、資深監製。期間機構更名3次:新加坡廣播局,新加坡電視機構和新傳媒集團。在華文綜藝製作處工作35年,參與過各類型大大小小節目的製作。
《回望加利谷山》是第一本詳細記錄新加坡廣播電視發展史的重要中文書籍,是50多位曾在加利谷山新傳媒(MediaCorp)中文節目組的台前幕後人員撰寫的集體記憶,圖文並茂地講述了80年來發生在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的重大事件和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50個篇章分為八輯:統帥、先驅、廣播、新聞與時事、綜藝節目、華語戲劇、幕後大軍、熠熠星光,時間跨度從1942年日本占領新加坡時期一直到2016年新傳媒搬遷到緯壹科技城。真實地記錄了一批熱愛廣播電視事業的台前幕後人員,如何在摸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從零開始不斷追求卓越;如何為觀眾製作更好更精彩的廣播和電視節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