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两好友爬喜马拉雅山,一人出现高原反应,先是自言自语,接着语无伦次了、甚至身体瘫软,另一人花1小时冲下山求助,找来直升机,救回友人一命。
《新明日报》报导,曾秉贤(34岁,公务员)与好友汤姆(35岁)同为爬山爱好者,也都是大学登山社团的成员。
去年的时候,两人决定挑战阿玛达布拉姆峰,它属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6812米。为此,他们经过艰苦的训练,并于今年4月29日出发,几经辗转才抵达海拔3900米、最靠近阿玛达布拉姆峰的村子。
由于天气与行李延误的因素,两人于5月4日开始攀峰。

曾秉贤与同伴原本计划攀登阿玛达布拉姆峰。(受访者提供)
曾秉贤受访时透露,两人自己背着物资爬山,背包重量约21.5公斤。
“原本一路都安好,不过6日的时候,汤姆步伐变慢,让我先走,随后我们俩的距离越来越远。”
入夜后,曾秉贤先抵达扎营处,汤姆迟迟没有出现,因担心汤姆找不到自己,曾秉贤决定往回寻找。
“我找到他时,他已精疲力尽。我把他带到扎营处,随后合力搭好帐篷休息。”
到了隔天,曾秉贤发现汤姆开始胡言乱语,答非所问,双手也一直在颤抖,甚至无法好好进食。
“他走路时也一瘸一拐,身体也瘫软,虽说自己没事,但我觉得可能大事不妙。”
一小时跑回大本营求救
曾秉贤坦言,他当时内心非常煎熬,不知道该不该下山求助,担心如果下山,他一个人会有危险,如果他没事,花时间下山也浪费资源。但最害怕的是万一他真的出事怎么办?”
最终,曾秉贤决定下山求援,用了一个多小时跑回大本营,通知了尼泊尔向导。接着,他们找来一辆直升机,将汤姆接下山,前往卢卡拉的医院。
卢卡拉医院的医生说,汤姆患上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24小时内导致昏迷或死亡。
庆幸的是,汤姆及时得到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曾秉贤发现同伴出状况后,决定下上求助。(受访者提供)
去年开始做准备
比起一般的高海拔挑战,攀爬阿玛达布拉姆峰,需要拥有更多的登山技术和经验。
曾秉贤透露说,两人从去年就开始做准备。
“平时利用午餐时间,背着24公斤的背包,爬楼梯做训练,周末的时候也会和汤姆一起到武吉知马天然保护区(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不同的路线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