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兩好友爬喜馬拉雅山,一人出現高原反應,先是自言自語,接著語無倫次了、甚至身體癱軟,另一人花1小時衝下山求助,找來直升機,救回友人一命。
《新明日報》報導,曾秉賢(34歲,公務員)與好友湯姆(35歲)同為爬山愛好者,也都是大學登山社團的成員。
去年的時候,兩人決定挑戰阿瑪達布拉姆峰,它屬於喜馬拉雅山脈,海拔6812米。為此,他們經過艱苦的訓練,並於今年4月29日出發,幾經輾轉才抵達海拔3900米、最靠近阿瑪達布拉姆峰的村子。
由於天氣與行李延誤的因素,兩人於5月4日開始攀峰。

曾秉賢與同伴原本計劃攀登阿瑪達布拉姆峰。(受訪者提供)
曾秉賢受訪時透露,兩人自己背著物資爬山,背包重量約21.5公斤。
「原本一路都安好,不過6日的時候,湯姆步伐變慢,讓我先走,隨後我們倆的距離越來越遠。」
入夜後,曾秉賢先抵達紮營處,湯姆遲遲沒有出現,因擔心湯姆找不到自己,曾秉賢決定往回尋找。
「我找到他時,他已精疲力盡。我把他帶到紮營處,隨後合力搭好帳篷休息。」
到了隔天,曾秉賢發現湯姆開始胡言亂語,答非所問,雙手也一直在顫抖,甚至無法好好進食。
「他走路時也一瘸一拐,身體也癱軟,雖說自己沒事,但我覺得可能大事不妙。」
一小時跑回大本營求救
曾秉賢坦言,他當時內心非常煎熬,不知道該不該下山求助,擔心如果下山,他一個人會有危險,如果他沒事,花時間下山也浪費資源。但最害怕的是萬一他真的出事怎麼辦?」
最終,曾秉賢決定下山求援,用了一個多小時跑回大本營,通知了尼泊爾嚮導。接著,他們找來一輛直升機,將湯姆接下山,前往盧卡拉的醫院。
盧卡拉醫院的醫生說,湯姆患上高原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在24小時內導致昏迷或死亡。
慶幸的是,湯姆及時得到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曾秉賢發現同伴出狀況後,決定下上求助。(受訪者提供)
去年開始做準備
比起一般的高海拔挑戰,攀爬阿瑪達布拉姆峰,需要擁有更多的登山技術和經驗。
曾秉賢透露說,兩人從去年就開始做準備。
「平時利用午餐時間,背著24公斤的背包,爬樓梯做訓練,周末的時候也會和湯姆一起到武吉知馬天然保護區(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不同的路線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