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体义卖,只是为了让华人孩子有学上

2019年08月14日   •   2万次阅读

南洋大学的成长史,也是南洋华人的奋斗史!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有红灯区。大家也知道,新加坡卖淫合法。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历史上,新加坡竟然出现过妓女义卖!!!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很多人眼中妓女的形象。但是,几十年前,新加坡妓女义卖的原因却是让海外华人子弟能够上学接受教育!

历史上唯一的海外华人大学

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也曾是东南亚乃至海外唯一一所中文大学。但是,它存在的历史非常短。可以说南洋大学的血泪史,也正是早期南洋华人的奋斗史!

下南洋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股出国风:下西洋、下东洋、下南洋……

有人奇怪,为啥没北洋?北洋就是中国,清朝末年,袁世凯执政的政府就叫北洋政府。

很多民国的电视剧,都有这样的情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去西洋留学,回国后邂逅了一位传统的中国女子,两个人……

差点跑偏,民国时下西洋的(也就是现在的欧美国家),通常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去西洋留学,接受新思想的教育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下东洋的(主要指的现在的日本),他们的家境虽不优越,但也还不错,日本留学相对欧美便宜又简单便捷,坐个船就到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很多都发展成为革命者或者革命支持者。比如,弃医投文的鲁迅~

南洋,是大家最不待见的,别说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了,但凡是能在中国生存下去的,也不会轻易下南洋。

当时,南洋就是一片荒芜之地,炎热落后,前往南洋的大多是广东、福建沿海的贫苦民众。他们之所以下南洋,是因为被逼无奈,而他们在南洋也只是靠打鱼、割橡胶、拉车等出卖苦力来讨生活。

然而,就是这些没钱、没文化、坐着小船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南洋讨生活的华人,建立起了中国在海外第一所中文大学。

图源:视觉中国

传统华人

下南洋的华人,他们没有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之所以漂泊海外,只是生活所逼。在他们的骨子里,保留的仍旧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忠孝礼义廉。在他们的心里,自己就是中国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漂泊南洋的华人们并没有因为自己远离祖国而高枕无忧。听闻祖国的种种噩耗,他们倾尽所有,也要助上一臂之力,南洋华人纷纷捐钱捐物甚至组成志愿队回国参战

除了物质上的奉献,在文化教育上,南洋的华人依旧淳朴。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子子孙孙都要是中国人。中国人当然要接受中国式的教育。

于是,他们在海外建立了以华文为主的小学、中学,孩子们在中学毕业后又会把他们送回中国去上大学。

虽然,南洋奋斗的只是一些打工仔,但是可以让子女做个读书人却是他们最大的盼头,在过去,家族里能出个秀才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呢!

然而,事实难料。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新加坡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而此时中英关系非常紧张,所以新加坡中学毕业的学生回中国读书变得艰难。同时,因为这些孩子接受的是中文教育,去欧美上学也不可行

老一辈下南洋的华人通常都是文盲,但他们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个读书人。在这个进退两难的时刻,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

南洋大学的创立

南洋华人别的本事没有,但就是能吃苦。是否建立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大家纷纷投票支持。

新加坡福建会馆的主席是陈六使,他也是陈嘉庚的侄子。当时,他早已成为一位大名鼎鼎的橡胶大王,这位商业巨贾率先捐出500万新用来建学校。500万新在当时什么概念?这么说吧,一座豪华的图书馆只要50万新,这笔钱足足可以建起10座图书馆

陈六使先生

除此以外,福建会馆还捐出最好的500亩地,相对小小的新加坡,能捐出这么大的土地,简直霸气侧漏。

听说要建学校,整个南洋的华人都亢奋了,整个南洋啊,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

大家纷纷从各个角落赶来,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都做出了巨大努力 。

在大家的印象中,妓女舞女仿佛永远是受鄙夷的,亡国依旧唱着后庭花。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她们却选择了站出来!

新加坡百乐门的舞女妓女们身份低微,她们凭借着卖笑来保自己的一席之地。她们吃的仅仅只是青春饭,谁不想靠着年轻给自己多积攒一些资本。把卖肉的钱捐出来,这听起来仿佛是个笑话。

但是,在建学校这件事上,她们却让大家刮目相看!为了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她们选择了义舞和义卖!为了千千万万的华人学生。她们陪酒、陪笑、陪身体,靠着自己的努力把赚来的钱捐给南洋大学理事会。

南洋大学的捐资者不仅有陈六使这样的富商,更有无数的工人、市民、三轮车夫、妓女等各行业的草根阶层。舞女义舞、妓女义卖、三轮车义拉,理发师义剪、赛马协会义赛……大家就这么一元一角一分的,筹款愣是凑出2000万元巨款

一切的一切,只为让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够延续下去……

然而,中文学校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但是,南洋华人们管不了这么多,官方不认可我们也要建!1955年,南洋华人以南洋大学有限公司的形式建立起了自己在海外的中文大学。

南洋大学风雨飘摇

南洋华人大多没有文化,大家辛苦建立起来的大学,一定要找一个声誉卓著的人来当校长。听说新加坡建起了华人大学正在找校长,远在美国的林语堂毛遂自荐,表示他愿意来!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熟悉,但到底干了啥不太清楚。林语堂博学多才,中英文都是溜溜的,鼎鼎大名的《京华烟云》就出自他手。对,就是赵薇主演的电视剧,剧中她扮演端庄大气的姚木兰。

林先生可谓德才兼备,又是福建人,校董会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谁知林先生上任时却带来了女儿、女婿和侄子。在他的安排下,女婿当副校长,女儿当办公室主任,侄子当财务部长。

好吧,既然人家有实力,就算让家人跟着沾沾光,大家也就默默忍了。

然而,林先生并没有知足,他向校董会提出了世界第一高工资。哎,南洋也是穷怕了,校董会想我们这么个不毛之地,牛人愿意来,工资高就高一点吧,只要能办好学校就值!

谁知,林先生还不满足,各种找茬儿。先说学校建的不好,跟国际一流的大学差太远,要推掉重建。这这这,建大学的钱可是大家的血汗呀,好不容易盖起来的新楼哪儿能说拆就拆。

被拒绝后,林先生又提出,要求校董会把运营资金交给自己管理

这行为妥妥的是霸占呀!世界上私立大学多了,哈佛、剑桥……但还没有一所大学的财务掌握在校长手里。

林语堂

这笔钱是全部南洋华人的心血,是用来维持学校运营的,校董会绝对不能轻易交出给任何人!于是,大家拒绝了林语堂的无理要求……

林语堂也是,当着校长,罩着家人,还拿着世界第一高工作,这样都不满足,简直太过分!就这一件事,就让他晚节不保!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林语堂因为被拒绝竟然请律师起诉南洋大学董事会。他的律师马绍尔先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深感南洋华人血汗钱来之不易,不忍起诉董事会,于是劝林语堂和解。

马绍尔

在和谈过程中,林语堂不断指责陈六使 “背信弃义”。陈六使在南洋地区从事橡胶交易数十年,一言九鼎,岂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迫于无奈,双方最终决裂,林语堂先生拿出一年的账单,要求校方补偿,账单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出行、住宿、饮食各项开支,有零有整,合计30多万。这笔钱多到可以建起一座教学楼!

校董会的钱是为了学校运营的,陈六使先生不忍心看着大家的血汗钱就这么没了,于是自掏腰包,支付了这笔巨款。

南洋大学命运多舛

终于,在英国殖民下的新加坡,第一批学生顺利进入南洋大学了!

60年代,新加坡成立了自治政府,此时,新加坡只是自治,并没有独立。一直不被承认的南洋大学竟然越办越好,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然而,暴风雨说来就来,1965年新加坡被马来西亚抛弃,被迫独立。没有军队,没有资源的新加坡风雨飘摇。

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一穷二白,想要站稳脚跟,唯一的出路就是吸引外资。要吸引外资,必须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否则,拿什么跟周围国家竞争?

于是,新加坡全国倡导英语教育,抵制华语。一声令下,新加坡华校倒了一大半。

不凑巧的是,此时中国正在爆发文化大革命。激情的荷尔蒙很快蔓延到了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学生们更是激进的不得了。恰恰,人民行动党内部也在这时出现了问题,很多左派人士脱离人民行动党成立了社会主义党,而他们大多数都是南洋大学的师生。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