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呼啸而来 蒋昌建:不该成为自我发展怠惰借口

中国著名主持人蒋昌建谈人工智能。(图:何婷婷)
新功能!
人工智能的每一个进步,你赞叹它的时候,不应该成为人自我发展怠惰的理由。
中国著名主持人蒋昌建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崭露头角,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中国著名主持人蒋昌建认为人工智能已呼啸而来,不过在接受的同时,却不应盲目崇拜,更不该让其成为自我发展怠惰的理由。
也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的他告诉《8视界新闻网》,他如今做研究、思考找不到头绪时,也会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
“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的阅读量再大,单位时间内阅读量它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你还可以或者是有必要借助于人工智能来辅助你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
不要假设人工智能一定比你还智能
但蒋昌建提醒人们在使用的同时,不要因为是人工智能就假设其一定比自己还智能,应加以鉴别,而非“把人类积累到现在所有的一切,一碰到人工智能就完全匍匐在地上服从它”。
此外,他也指出,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时,会越来越让人感觉到机械化、程式化和格式化,这将能反过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这种人机融合就给了人类发展创造了机会。
国家竞争=AI竞争?
蒋昌建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人工智能的竞争,如今也已存在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情况,关键在于要为人工智能开发的强者设定标准、规范。
他说,在竞争当中的合作,如何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给一个具体的合作应对方向,是一大重要问题。
另外,就好比“在核大国之间如果发生核战争,是没有赢家的”,人工智能放到竞争角度上思考,也需要思考是否得提前进行一些国际机制之间的构建,避免像原子弹试爆甚至投入实践以后,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潜在巨大威胁。
对未来教育影响探讨不足
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蒋昌建表示,人工智能对未来的教育究竟会产生怎样的颠覆式影响仍探讨不足。
他认为人工智能已来势汹汹,如果不得不面对人工智能进入到教育领域当中所带来的重大变化,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习惯,都会有很大影响。
他以自己为例,过去让学生回家写文章作为期末考的他,这个学期也被逼回到“原始时代”,一半写文章,一半闭卷考试。“注意这个逼是因为我没有准备好,我还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头,怎么面对开卷考试这件事情。”
他也指出,在未来的知识传输究竟如何教与学,人们是否已准备就绪,都是一大问题。
通商中国在本周五(27日)举办“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23”,蒋昌建会担任其中一个论坛环节的主持,同三名主讲嘉宾探讨人工智能在中美科技竞争大环境下的各种创新、协作的可能性,分析监管面对的挑战,以及对各行各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