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iel Tam
来源:丹醇酒馆
终于要介绍新加坡这个“大部头”. 虽然亚洲的冠军不是新加坡,甚至前 10 的酒吧也只有 2 家来自新加坡,但从整个 TOP 50 来看,小小的新加坡竟然独占 11 家酒吧,真要酝酿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好好介绍酒吧氛围极好的狮城。
这可能只是我迟迟未写新加坡的一个借口。事实上,我不是特别喜欢新加坡,因为我很怕又湿又热的环境(虽然我生活在香港)。但和香港一样,新加坡有一点让我魂牵梦绕,那就是那边的酒吧。无论是氛围还是出品都是亚洲乃至世界顶级的水平。我唯一一次在酒吧里面坐摩天轮就在新加坡。不对,那好像是夜店!
不管怎么说,新加坡的酒吧一直都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态势。对于店家来说是"卷",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爽!这次介绍的篇幅可能比较长,建议边喝酒边阅读。

No. 3 Jigger & Pony
自从 2020 年获得亚洲第一之后,Jigger & Pony 每年都位列亚洲前三,实力有目共睹。
Jigger & Pony 以 19 世纪调酒师常用的两个计量单位命名 (Jigger = 44ml, Pony = 30ml),它们也是调酒的测量工具,代表精确性和创造力。第一次去可能有点不好找,酒吧隐藏在 Amara 酒店的大厅里,入口相当低调,但人确实不少,最好提前预约。
酒吧由夫妻档颜国伊(Gan Guoyi)和 IndraKantono 于 2012 年共同创立,以经典鸡尾酒为主打,曾四次获颁“新加坡最佳酒吧”。从酒吧名字也能看出,他们希望恢复经典鸡尾酒的荣光,与此同时又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新鲜创意以及来自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元素。再加上轻松亲切的氛围,多元化的团队和出色的服务意识,让Jigger & Pony 毫无悬念跻身亚洲第三。
如果你要点酒,服务生会给你一本“杂志”,因为他们的酒单真就像一本杂志,最新一期名为“Smash”,相当详细地介绍每一款鸡尾酒。第一次去可以先来一杯酒吧的经典代表作 Yuzu Whisky Sour 热身,然后随着夜色渐深、酒意渐浓,慢慢细味其余 23 款鸡尾酒的独特魅力。

No.6 Nutmeg & Clove
酒吧取名的方式和 Jigger & Pony 一样,不同的只是用了狮城两种代表性的本土风味:肉豆蔻和丁香。
Nutmeg & Clove 在 2014 年由新加坡餐饮及调酒业界资深人士 Colin Chia 创立,从装潢到调酒都展现出许多专属新加坡的独特元素,是对新加坡历史最纯粹的致敬,从殖民时期到现代都市发展。
Chia 希望酒吧能够讲述新加坡故事,找来香港Quinary 的明星调酒师 Shelley Tai 重新打造酒单。这是一个完美的组合,Chia 负责讲故事(他自己也戏言现在只会做一杯好的 Martini),Shelley 负责运营和出品。
为庆祝酒吧成立 10 周年,最新酒单直接命名为“Ten”,主推 25 款鸡尾酒,每一款都是对过去十年里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个纪念。

No. 15 Sago House
Sago House 创立于疫情期间(2020年),那算是饮食业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之一,只有真爱才敢在那时候逆流而上。
酒吧由行业资深大佬 Desiree Jane Silva、Jay Gray、Abhishek C George 共同创立,内部装潢几乎完全由手工打造,其中接近 80% 是由升级再造材料制成。顾客在进门一刻就会迎来热情但不尴尬的招待,也难怪在 2023 年被评为亚洲最好客酒吧。
酒单上仅有 6 杯始终不变的经典鸡尾酒,其他的都是每周一换,调酒作品根据当下市场最新鲜的食材创作。
Sago House 是一家特别有人情味的酒吧。他们追求的并不是最好的鸡尾酒,而是想营造一个友好、舒适的环境给每一位顾客,仅此而已。

No. 16 Night Hawk
Night Hawk 排名紧随 Sago House 之后。酒吧在 2022 年由资深调酒师 Peter Chua 创立,仅两年时间便冲到 16 位。设计灵感来自美国知名画家Edward Hopper的名作“夜游者”(Nighthawks)中所画的餐厅,处处透露着含蓄的现代感。通过室内设计和鸡尾酒,巧妙融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科幻片里的酒吧。
不得不试的是招牌鸡尾酒 Nighthawks,犹如Espresso Martini 和 Irish Coffee 的结合,特别适合不想睡觉的城市夜游者。另外 Kick Artist Fix和 Gamma-ray Holiday 更是亚洲 Top 50 的官方推荐,值得一试。
如果你也“狮城夜未眠”,何不过来这条时空隧道看看。

No. 25 Offtrack
Offtrack 的重点就两个字——音乐。如果你对酒吧音乐非常挑剔和执着,来 Offtrack 一定不会错。这里的艺术氛围相当浓厚,墙上还会轮流展示新加坡本地画家的作品。
酒吧同样是在初疫情期间的 2022 年由企业家Dean Chew 和 Daniel O’Connor 创立。酒吧以橙色调为主,依稀透露着上世纪 80 年代的气息。
在 Offtrack 除了有好酒还不怕饿肚子,这里提供泛亚风味料理,分量很足,绝不是那种牙缝都不够塞的小吃。他们偏好冷门的经典鸡尾酒,亚洲TOP 50 官方推荐“土星”(The Saturn)和“猜猜看”(Go Figure)。
先填饱肚子,再拿起酒杯,接受沉浸式艺术熏陶,让身体随着音乐节奏摆动...

No. 31 Native
Native 以极具本土特色的调酒作品闻名。他们专注于利用本土食材,不断寻求突破风味的界限。酒吧有三层:一楼餐厅;二楼酒吧;三楼小阁楼是发酵实验室。
酒吧由 Vijay Mudaliar 创立,追求的是“精酿”的极致,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亚洲小众且难得一见的酒款,还有各式各样的自酿酒。Vijay 全身心投入到研发,记得前面讲到三楼的实验室吗?有不少狮城最独特的调酒作品都是在那里诞生。每一杯酒都经过精心调配,遵循他们自己的文化,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这一理念贯彻到酒吧的每一个细节,从墙上的壁画到酒吧音乐,吧如其名,将“本土特色”发挥到极致。

No. 32 Origin Bar
Origin Bar 位于香格里拉酒店里面,创立于 2017年,内部设计是旧式火车站风格,大部分的座位都面向吧台,吧台后面存放着超过 600 款藏酒,其中包含 150 款来自世界各地的朗姆酒。
酒吧每年更新酒单,团队的每一个人都会参与到新品的研发。今年的主题是“无限”“Infinity”,玩味十足,第一页先罗列出酒吧的“规矩”,比如要尊重他们的下班时间因为他们也想早点睡,不好喝要当场说出来,不要事后发朋友圈等等。
有一点是不变的,团队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触碰到每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灵,以酒吧作为“源点”(origin),创作出能够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酒单里对每一款鸡尾酒都有详细介绍,还有一个标注好每一款鸡尾酒的风味和口感的表格(这正是很多酒吧欠缺的),从清爽到圆润,轻盈到浓郁,总有一款满足你的口味。
亚洲 TOP 50 官方推荐轻盈且香味层次丰富的 1号 Toast & Caviar 以及清爽又直接的 4 号 Super Glow。

No. 35 Analogue Initiative
依旧是疫情期间开业,Analogue Initiative 是Native 创办人Vijay Mudaliar 的第二个成功项目,秉承着同样的原则,但主推的理念是“可持续性”。比如酒吧的独特吧台是用 1,600 公斤的回收塑料瓶作为原料,通过 3D 打印成型。
这种精神不单单体现在装潢材料,还延续到调酒作品。和 Native 不同,他们不只是专注于本土食材,而是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对环境影响最少的食材。酒吧采用全植物性食材,酒里会用到螺旋藻、仙人掌等。Vijay 旨在提出一个问题:食物的可持续性。他们每一款作品都能引发人们重新思考食品行业,甚至是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Analogue Initiative 的酒款大都很清新、轻盈,品味鸡尾酒的时候很轻松,但背后的理念却很沉重,这种轻重的对比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依我看,能让人思考的就是好作品。

No. 38 Employees Only
Employees Only 源自纽约(Employees Only New York 世界排名 99),由本店五位创办人之一的 Igor Hadzismajlovic 于 2016 年创立,是亚洲 Top 50 榜单的常客。新加坡店是首家海外分店,藏在一个算命占卜店的后面,藏得真够深,就像美国禁酒时期的私酒吧,只是不知道以算命占卜作为“幌子”是否有另一层深意,可能是为了让客人先算一下今晚是否会喝醉。
话虽如此,酒吧和占卜可一点边都沾不上。这里就是好玩、热闹。不管是平日还是周末都挤满了人。团队的服务专业但不做作。做作就是那种纯粹为了显得专业而进行的“表演”,用最快的速度介绍完酒款或菜品就转身离开的那种。
EO 的调酒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他们不用量杯(jigger),直接齐眼高度倒酒,调酒过程绝对赏心悦目。而且团队的热情持续高涨,是那种会传染人的热情,让客人自然而然就会嗨起来。
在 EO,一杯简单的 Gimlet 或者 Screwdriver 就能让你开心一个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