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会里两名议员能否是夫妻? 李显龙总理说曾有先例

2023年08月14日   •   2万次阅读

1966年王邦文(左二)与太太陈翠嫦(左一)出席新加坡首任总统尤索夫伊萨(右二)伉俪在总统府举行的开斋节庆祝会。(海峡时报)

作者 张丽苹

论在私人领域或在政府部门,一个人人闻之色变的禁忌,就是公私不分。尤其是当夫妻俩都在同个部门共事时,关系很可能会变得错综复杂,难以划清界限。

李显龙总理8月2日在国会论及前议长陈川仁和前议员锺丽慧的婚外情事件时,曾说过以下这段话,不过媒体几乎没有报道。

总理当时说:

“我请各位想一想,做个思想实验:如果一名议长和一名议员结婚,会有问题吗?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我们曾经有一名部长和一名议员结婚,两人都同时服务于政府,完全没有问题。(夫妻档的)

议长和议员同期任职于国会,是错的吗?我不认为有错,大家也很清楚这点。唯独就是,那名议长必须额外谨言慎行,确保不会被同侪视为偏袒或偏心妻子或丈夫。”

总理这段话中提到的就是这对政坛夫妻档。

丈夫:王邦文。新加坡建国元勋,人民行动党第一代内阁成员、第一任组织秘书、第一名全职员工。

妻子:陈翠嫦。新加坡第一届自治邦立法议会的女议员。

夫妻俩不属于从属关系,其中一方对另一方也没有主管责任,在工作职责上泾渭分明。

王邦文与陈翠嫦在1961年共结连理。(海峡时报)

缔造多个“第一”和“唯一”的夫妻档

王邦文在1959年新加坡第一届自治邦立法议会选举中,当选为直落亚逸区议员,随后受委为内政部长直至1963年。

他先后担任过教育部长(1963年至1970年)、劳工部长(1970年至1980年)、环境发展部长(1980年至1984年)和交通部长(1983年),1988年退出政坛。

现年94岁的王邦文是唯一一名仍健在的第一代阁员。华校出身的他也是当年的“扫黄打黑第一人”,大力打击卖淫与犯罪活动,大大提升新加坡街道的安全指数。

李显龙总理(左)今年4月与94岁的前环境发展部长王邦文(中)和前外交部第二部长李玉全(右)自拍合影。(李显龙脸书)

新加坡人都能滚瓜烂熟背诵的信约内容虽然由另一名建国元勋拉惹勒南起草,但念信约的概念是出自王邦文。信约的初稿最终由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修饰成为现在的版本,华文信约则由王邦文调修。

身为独立后首任教育部长的王邦文也在华校内增加英文教学内容,以及在英校内增加华文教学内容,为新加坡今日的双语政策奠下基础。他也推行新加坡的基础教育,让所有年满6岁的孩童都能上学。

新加坡第一所初级学院——国家初级学院的校服设计也出自王邦文之手。

1978年,时任劳工部长的王邦文倡导废除给小费的做法。他认为收小费会影响服务员的自尊,建议一律以10%服务费取而代之,并成功落实。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曾高度评价过王邦文,说如果没有王邦文,他将会是个“又聋又哑的秘书长”。

陈翠嫦。(海峡时报)

妻子陈翠嫦同样在1959年的第一届自治邦立法议会选举中当选为立法议员(例打区,即现今立达区 Delta)。陈翠嫦是新加坡1960年代唯一的女议员。她在1970年卸任后,国会直至1984年才再有三名女议员当选。

也是华校生的陈翠嫦是新加坡第一位在任期内怀孕并生产的女议员,她在1961年12月底于竹脚妇幼医院生下大女儿。

她也是新加坡早年服务期最长的女议员。新加坡首个设立于河水山的民众俱乐部,就是陈翠嫦推动的。

冷知识一:媒体对陈翠嫦的两种称呼

陈翠嫦的敢怒敢言,以及在制定与推行《新加坡妇女宪章》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为新加坡女性争取一夫一妻制、同工同酬、保障妇女利益的做法,似乎让媒体对她又爱又恨。

社会学家Phyllis Chew观察到,陈翠嫦当年在报章上是唯一一个拥有“双重称号”的议员。有时媒体会称她为“陈翠嫦女士”,有时则称她为“王邦文夫人”。

“在分析新闻报道后,我得出结论,当媒体喜欢陈翠嫦的做法时,就会称呼她为王邦文夫人。当媒体对她不太认同时,就会称她为陈翠嫦女士。”

行动党最早期的女议员陈翠嫦是《新加坡妇女宪章》的推导人。这个在1961年5月正式通过的宪章印证了行动党对男女平等的信念和认同。(海峡时报)

冷知识二:陈慧玲的姑姑和姑丈

东海岸集选区议员陈慧玲2015年踏入政坛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透露,自己是人民行动党早期议员陈翠嫦的侄女,姑丈则是第一代部长王邦文

虽然陈慧玲出生在一个有些政治背景的家庭里,家里平时并没有谈论政治,她自己一开始甚至对政治不感兴趣,会选择从政并不是受到姑丈和姑妈影响。

从陈慧玲这段话,不难看出王邦文和陈翠嫦这对夫妻在大家庭里也是相当低调的,并不会与后辈高谈阔论政治。

冷知识三:婚期被迫改了两次

王邦文是在1961年5月29日与陈翠嫦结婚。

他俩是在1955年的全国大选中相互“看对眼”。

那一年,26岁的王邦文是李光耀的竞选代理人,21岁的陈翠嫦则在人民行动党内负责竞选宣传。陈翠嫦20岁加入行动党后,就跟殖民主义对抗,积极为党组织妇女活动。

两名政治理念贴近的年轻人很快就擦出爱的火花,决定在1961年4月结婚。

好巧不巧,4月竟碰上了芳林选区举行补选,王邦文被拉去协助人民行动党开展竞选宣传活动,忙得不可开交。

两人的婚礼只好推迟至5月下旬。

没想到在5月25日下午,中峇鲁村发生火患,大火顺势延烧到河水山,成为新加坡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大火,摧毁了近1万6000人的家园,烧毁2800个亚答屋和约10座庙宇等。这也成为新加坡建屋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王邦文和陈翠嫦立即被动员去处理河水山大火的善后工作,安置数千名被大火摧毁家园的人民,根本没有时间处理私事,于是两人的婚礼再次延后。

河水山大火发生后,身为列打区议员的陈翠嫦(左二)陪同建国总理李光耀(左三)视察灾区。(海峡时报)

不过,这次只延后几天。

5月29日中午,夫妻俩在午休时抽出时间迅速完成了结婚仪式,前前后后只花了5分钟就礼成,然后两人就各自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

王邦文后来针对两次婚礼延后简短地总结:

责任至上(duty came first)。

陈翠嫦英年早逝

令人惋惜的是,在两人结婚第20年,陈翠嫦在1981年2月11日不幸命丧车祸,终年49岁。

根据当年的英文报章,陈翠嫦开着达特桑日产汽车在达曼哇那(Taman Warna)与荷兰路的路口撞上灯柱,车子毁坏不堪。

李光耀到陈翠嫦的灵堂上香。(海峡时报)

夫妻俩育有两女一男。

资深记者区如柏2009年曾写道:

“陈翠嫦的声音清脆悦耳,语言通俗浅白,很有草根性。……以前的这些天才演说家,很多已经辞世了。个人认为最可惜的是陈翠嫦,她于1957年以高票首次当选为牛车水区市议员。1959年当选为例打区立法议员(1965年独立后称国会议员),连任三届。1970年卸任后,她深入民间,处理一般投诉、夫妻争吵、家庭纠纷等。”

惹兰勿刹区前国会议员及前高级政务次长陈志成在其回忆录《蓦然回首——陈志成的奋斗故事》中,评价王邦文时点出了他的念旧与长情。

“我毫不保留地说,我对他(王邦文)的品德、学问、能力及为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邦文的夫人陈翠嫦去世后,王邦文心如止水,好友们多次做红娘都未能打动他。在陈志成心目中,

“王邦文是念旧且长情的。他对朋友也如此,有一个原社阵领袖之一的朋友去世,我也见到王邦文去灵堂悼念。”

这份念旧与长情,至今在一些部长与议员身上依然能看到,但是这种为政治事业作出巨大牺牲的“部长+议员”的夫妻档组合,却没再出现。套一句媒体前辈所说的,这样的夫妻档肯定不会多。

“不然子女会很惨,没人照顾。”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