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5月底,新加坡组屋检测到不明肺结核感染群。
当时,7人出现肺结核,但病例彼此之间没有接触!也不曾在同一个地点聚集!

图源:海峡时报|上月底展开肺结核检测
现如今过去一个月,卫生部于前天深夜通报:
组屋肺结核感染群病例人数暴增,约170人确诊!
卫生部对于居民检测的态度,也变了!
到底怎么回事???
卫生部强制检测!新加坡肺结核
约170人确诊,或有新传播链!
今年4月,新加坡卫生部发现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发生了不明原因的肺结核感染群。
当时,卫生部决定5月27日到31日期间,为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员进行为期3天的检测。
其余在2020年10月后入住,但目前已搬离的前住户,可自愿预约检测。

自那以后,肺结核感染群再无更进一步的消息......
一直到前天深夜。
卫生部发布通报了以下有关肺结核的最新情况。
1)肺结核感染群,确诊人数增至约170人!
5月27日至5月31日,这三天内卫生部一共检测了574人,但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街区的住户一共749人。
意味着还有人没被检测到。
受检574个人当中,经血液检测发现大约有170人确诊(卫生部透露约170人)。相当于阳性率30%!
这个确诊率属实相当高了。


2)肺结核感染群或出现新传播链!
这个消息令人震惊。
5月底的第一轮检测中,卫生部近期发现了
“另一个病例同红山感染群有关联。当局正在追踪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原本肺结核病例集中出现在惹兰红山的这座组屋。
而现在当局还需要追踪密接者,说明这一个病例跟感染群有关联,但可能不住在受影响街区附近!
换一句大白话说,意思即红山肺结核感染群,可能出现了新传播链,病例外溢......

图源:CNA
3)这些人必须强制检测!
原本,5月底的检测行动属于自愿检测。相当于当局鼓励你来,但如果你不来,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但这次,卫生部明确表态第二轮检测为强制性!
官方通告如下:
从6月24日到6月25日,即前天跟昨天2天,为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员进行检测。

这次检测为期2天,昨天结束。
这次有部分居民需要接受胸部X光检查。而在第一轮没有接受检测的人,这次也会强制检测。
检测地点:the Queenstown Hock San Zone Residents’ Committee (RC) Centre,3 Jalan Bukit Merah, Singapore 150003

卫生部特别提醒,如果这两天没有赶上检测的人,可以在8月5日前到这里接受检查。
诊所:SATA CommHealth Potong Pasir Medical Centre
地址:1 Siang Kuang Ave, Singapore 347919


对于第二轮检测,卫生部表示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到底如何。
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潜伏性肺结核?
两种类型的肺结核,关系到到底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警惕!深扒肺结核特性 初始症状竟如长期新冠后遗症?
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潜伏性肺结核?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的官方定义,两种类型的肺结核特性如下
1)活动性结核病 (active tuberculosis)
可能把结核病传染给他人,需要即刻接受治疗。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根据医生指示服药,患者都可顺利治愈,甚至超过95%有药物敏感性肺结核的人士也都会完全康复。
但如果没有遵守服药指示,结核病有可能复发,患者也可能对一些结核药物产生抗药性。

2)潜伏结核感染 (latent TB)
即患者曾接触造成结核病的结核杆菌,但结核杆菌在体内处于非活动状态,没有任何症状。
无症,同时也不会把结核病传染给任何人。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接受预防性治疗,以免日后引致活动性结核病。
所以两种肺结核,最大的属性差别就在于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那么这次组屋肺结核感染群,以及那个新关联病例,到底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潜伏性肺结核?

这一点卫生部目前正在研究。
但回溯2022年新加坡发现肺结核的情况来看,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大。
今年3月2日,卫生部接到7起肺结核病例通报,确诊时间为2月到3月。皆来自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 经过基因分析后,4月才确认这7起病例由相似基因组成。这意味着肺结核病例之间理应有关联。
但这就是奇怪的地方: 7个病例之间,彼此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在同一地点聚集过。可他们却不约而同确诊肺结核。

那这些病例是如何传染给对方的?
再说说现在,截止6月23日,这个肺结核感染群发现约170人确诊,并且还多了一个新关联病例。
这意味着肺结核在过去一个月内持续传播。
那么,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飞沫传播:如果患者的痰液检验出细菌,细菌就可能附着在咳嗽、吐痰、讲话所产生的飞沫。致病飞沫的飞行距离约1-2米内,不慎吸入带菌飞沫,有可能感染。
空气传播:如果患者的飞沫接触到空气(例如随地吐痰、未戴口罩等),细菌就可能附着在尘埃上,飘到更远的地方,扩大感染范围。
警惕这些症状!他因肺结核 左上肺破了一个洞!
肺结核治疗棘手吗?
可以很明确地说,肺结核可以治,但麻烦。
活动性的肺结核病患,首先要经过药物治疗2到3周,近一个月的时间,来降低自身的传染力。
直到活动性肺结核转化变成潜伏性肺结核,不再具有传染力。
转变成潜伏性肺结核后,还要再经历6个月到9个月的治疗,最后才能痊愈。
光是治疗时间,就长达半年以上。

这个过程中,潜伏性结核患者如果没有按时吃药,有可能再恶化变成活动性肺结核。
此外,没有按时服药,也可能变成抗药性结核病,那么治疗难度更高,治疗时间也会变长。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新加坡2月、3月出现7个肺结核病例,但一直到5月还有3人在治疗。
所以综上对于肺结核就三个字:需警惕!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肺结核的初始症状跟新冠后遗症相像......
据数据,长期新冠后遗症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依次如下:疲倦、呼吸困难、关节痛、胸痛、咳嗽、嗅觉失灵等等。

患有肺结核的症状包括:
咳嗽、发烧、夜间盗汗、体重减轻、没什么胃口、咳血、胸痛、疲劳疲倦。
因为症状相似,所以有人将肺结核跟新冠后遗症相混。
这事就发生在6月15日,中国台湾。
当天,台湾医院发现一个56岁男性患者,他感染新冠从确诊到康复,连续咳嗽超过4周。

他以为自己有新冠后遗症。因为身边有朋友也有类似症状,即痊愈后还在持续性咳嗽。
而且看了各种报告,新闻,都说新冠痊愈后很多人都出现持续咳嗽情况。
他不以为然,实在咳嗽到受不了,才到医院检查。
没想到,却惊悚发现自己其实感染了肺结核,X光检查出左上肺有一个2.5公分的破洞......

据医院官方通告,这个56岁卢姓男子的痰液抹片结核菌为阴性。但电脑断层扫描判定左上肺破洞为肺结核菌所造成。
目前这个病人正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进展未知。
因为这个男子的遭遇,当地医师特别提醒:
如果患者将咳嗽认定为新冠后遗症导致的咳嗽,那么就容易忽略其他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患者近期有发烧、胸痛、心跳加速或呼吸困难恶化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可至胸腔内科进行检查及确认。
综上所述,别把肺结核当后遗症。
如果出现8大症状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咳嗽、发烧、夜间盗汗、体重减轻、没什么胃口、咳血、胸痛、疲劳疲倦。
如患有传染性肺结核,需马上治疗。没有接受治疗的人,可能会把结核病传染给家人或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