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
5月底,新加坡組屋檢測到不明肺結核感染群。
當時,7人出現肺結核,但病例彼此之間沒有接觸!也不曾在同一個地點聚集!

圖源:海峽時報|上月底展開肺結核檢測
現如今過去一個月,衛生部於前天深夜通報:
組屋肺結核感染群病例人數暴增,約170人確診!
衛生部對於居民檢測的態度,也變了!
到底怎麼回事???
衛生部強制檢測!新加坡肺結核
約170人確診,或有新傳播鏈!
今年4月,新加坡衛生部發現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發生了不明原因的肺結核感染群。
當時,衛生部決定5月27日到31日期間,為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員進行為期3天的檢測。
其餘在2020年10月後入住,但目前已搬離的前住戶,可自願預約檢測。

自那以後,肺結核感染群再無更進一步的消息......
一直到前天深夜。
衛生部發布通報了以下有關肺結核的最新情況。
1)肺結核感染群,確診人數增至約170人!
5月27日至5月31日,這三天內衛生部一共檢測了574人,但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街區的住戶一共749人。
意味著還有人沒被檢測到。
受檢574個人當中,經血液檢測發現大約有170人確診(衛生部透露約170人)。相當於陽性率30%!
這個確診率屬實相當高了。


2)肺結核感染群或出現新傳播鏈!
這個消息令人震驚。
5月底的第一輪檢測中,衛生部近期發現了
「另一個病例同紅山感染群有關聯。當局正在追蹤新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原本肺結核病例集中出現在惹蘭紅山的這座組屋。
而現在當局還需要追蹤密接者,說明這一個病例跟感染群有關聯,但可能不住在受影響街區附近!
換一句大白話說,意思即紅山肺結核感染群,可能出現了新傳播鏈,病例外溢......

圖源:CNA
3)這些人必須強制檢測!
原本,5月底的檢測行動屬於自願檢測。相當於當局鼓勵你來,但如果你不來,也不會拿你怎麼樣。
但這次,衛生部明確表態第二輪檢測為強制性!
官方通告如下:
從6月24日到6月25日,即前天跟昨天2天,為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員進行檢測。

這次檢測為期2天,昨天結束。
這次有部分居民需要接受胸部X光檢查。而在第一輪沒有接受檢測的人,這次也會強制檢測。
檢測地點:the Queenstown Hock San Zone Residents』 Committee (RC) Centre,3 Jalan Bukit Merah, Singapore 150003

衛生部特別提醒,如果這兩天沒有趕上檢測的人,可以在8月5日前到這裡接受檢查。
診所:SATA CommHealth Potong Pasir Medical Centre
地址:1 Siang Kuang Ave, Singapore 347919


對於第二輪檢測,衛生部表示需要進一步確定這些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到底如何。
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兩種類型的肺結核,關係到到底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警惕!深扒肺結核特性 初始症狀竟如長期新冠後遺症?
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官方定義,兩種類型的肺結核特性如下
1)活動性結核病 (active tuberculosis)
可能把結核病傳染給他人,需要即刻接受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根據醫生指示服藥,患者都可順利治癒,甚至超過95%有藥物敏感性肺結核的人士也都會完全康復。
但如果沒有遵守服藥指示,結核病有可能復發,患者也可能對一些結核藥物產生抗藥性。

2)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即患者曾接觸造成結核病的結核桿菌,但結核桿菌在體內處於非活動狀態,沒有任何症狀。
無症,同時也不會把結核病傳染給任何人。
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接受預防性治療,以免日後引致活動性結核病。
所以兩種肺結核,最大的屬性差別就在於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那麼這次組屋肺結核感染群,以及那個新關聯病例,到底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這一點衛生部目前正在研究。
但回溯2022年新加坡發現肺結核的情況來看,活動性肺結核的可能性比較大。
今年3月2日,衛生部接到7起肺結核病例通報,確診時間為2月到3月。皆來自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 經過基因分析後,4月才確認這7起病例由相似基因組成。這意味著肺結核病例之間理應有關聯。
但這就是奇怪的地方: 7個病例之間,彼此沒有接觸過,也沒有在同一地點聚集過。可他們卻不約而同確診肺結核。

那這些病例是如何傳染給對方的?
再說說現在,截止6月23日,這個肺結核感染群發現約170人確診,並且還多了一個新關聯病例。
這意味著肺結核在過去一個月內持續傳播。
那麼,肺結核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飛沫傳播:如果患者的痰液檢驗出細菌,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咳嗽、吐痰、講話所產生的飛沫。致病飛沫的飛行距離約1-2米內,不慎吸入帶菌飛沫,有可能感染。
空氣傳播:如果患者的飛沫接觸到空氣(例如隨地吐痰、未戴口罩等),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塵埃上,飄到更遠的地方,擴大感染範圍。
警惕這些症狀!他因肺結核 左上肺破了一個洞!
肺結核治療棘手嗎?
可以很明確地說,肺結核可以治,但麻煩。
活動性的肺結核病患,首先要經過藥物治療2到3周,近一個月的時間,來降低自身的傳染力。
直到活動性肺結核轉化變成潛伏性肺結核,不再具有傳染力。
轉變成潛伏性肺結核後,還要再經歷6個月到9個月的治療,最後才能痊癒。
光是治療時間,就長達半年以上。

這個過程中,潛伏性結核患者如果沒有按時吃藥,有可能再惡化變成活動性肺結核。
此外,沒有按時服藥,也可能變成抗藥性結核病,那麼治療難度更高,治療時間也會變長。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新加坡2月、3月出現7個肺結核病例,但一直到5月還有3人在治療。
所以綜上對於肺結核就三個字:需警惕!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肺結核的初始症狀跟新冠後遺症相像......
據數據,長期新冠後遺症出現頻率最高的症狀依次如下:疲倦、呼吸困難、關節痛、胸痛、咳嗽、嗅覺失靈等等。

患有肺結核的症狀包括:
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沒什麼胃口、咳血、胸痛、疲勞疲倦。
因為症狀相似,所以有人將肺結核跟新冠後遺症相混。
這事就發生在6月15日,中國台灣。
當天,台灣醫院發現一個56歲男性患者,他感染新冠從確診到康復,連續咳嗽超過4周。

他以為自己有新冠後遺症。因為身邊有朋友也有類似症狀,即痊癒後還在持續性咳嗽。
而且看了各種報告,新聞,都說新冠痊癒後很多人都出現持續咳嗽情況。
他不以為然,實在咳嗽到受不了,才到醫院檢查。
沒想到,卻驚悚發現自己其實感染了肺結核,X光檢查出左上肺有一個2.5公分的破洞......

據醫院官方通告,這個56歲盧姓男子的痰液抹片結核菌為陰性。但電腦斷層掃描判定左上肺破洞為肺結核菌所造成。
目前這個病人正在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治療進展未知。
因為這個男子的遭遇,當地醫師特別提醒:
如果患者將咳嗽認定為新冠後遺症導致的咳嗽,那麼就容易忽略其他導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患者近期有發燒、胸痛、心跳加速或呼吸困難惡化等症狀,一定要立即就醫,可至胸腔內科進行檢查及確認。
綜上所述,別把肺結核當後遺症。
如果出現8大症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沒什麼胃口、咳血、胸痛、疲勞疲倦。
如患有傳染性肺結核,需馬上治療。沒有接受治療的人,可能會把結核病傳染給家人或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