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操作来看,新加坡打算开始严控骨痛热疫情。
2)新加坡经历过2次基孔肯雅热传播
前几年,新加坡曾经历过基孔肯雅热的短暂大爆发!
2008年跟2013年,新加坡经历2次基孔肯雅热传播。其中,2008年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感染11.1人。

2013年再度爆发,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输入病例”。
基孔肯雅热跟骨痛热是由同一种伊蚊传播的。这就相当于新加坡的伊蚊,也能携带传播基孔肯雅热。
只要有人带着这种病毒来坡。
据当时的文件描述,自2008年以后,新加坡的基孔肯雅热传播已经被降到最低,几乎没有。

黑色点为基孔肯雅热病例 但2010到2012年期间,出现60起输入病例。
2013年爆发后平息,2015到2018年期间,又报告出现121起病例,其中101个是输入。
所以,基孔肯雅热在新加坡实际存在传播前科,还是因为输入病例引起的。
3)番茄流感有无输入新加坡的可能?
新加坡本土常见主要病毒为骨痛热以及寨卡两种。基孔肯雅热的传播跟输入病例有关系。
从哪里输入的呢?

图源:NEA
据早前文件,印度是其中一个发源地。有一份更新于4月7日的最新研究文章透露了印度的伊蚊及病毒传播情况:
骨痛热、基孔肯雅热都是流行于印度的主要卫生难题。
2006年,印度报告出现130万起基孔肯雅热病例。2016年,印度报告出现10万1388起骨痛热病例。
两次病例突增的原因不明,但全球98个国家中有13个报告出现“基孔肯雅热+骨痛热”合并感染病例。

那么番茄流感会不会就是它们的结合体?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准确说法。
且番茄流感虽能确定人传人,但潜伏期多久却不知道。刚爆发的时候,印度人还以为自己食物中毒。
或者是感染新冠,出现咳嗽、流鼻涕症状。
光是这些症状,就足以迷惑人,从而掉以轻心。
印度跟新加坡之间交流密切,这次番茄流感能不能挡住,就看印度管控的如何。
只是参考前面所说,印度卫生官员都不甚有信心能管控得住。
一旦印度流行,那么新加坡出现输入病例就只有早或晚的区别?
4)番茄流感跟新冠有没有关系?
印度卫生部长已经明确表示:虽然番茄流感部分症状跟新冠有点像,但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是神奇的地方了。
番茄流感患者,会起水泡或红疹,高烧、身体疼痛,腹绞痛或腹泻,还有可能咳嗽打喷嚏流鼻涕。
外行人看来,这不像是基孔肯雅热+骨痛热的结合体。 而是“基孔肯雅热+新冠”,或者“骨痛热+新冠”的结合体。

印度:番茄流感跟新冠无关
毕竟印度也经历过首轮德尔塔大爆发,2021年那一波到底多少人感染免疫都算不清楚。
但这也只是猜测,番茄流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形成的,会爆发多大的规模等。这还得继续研究观察......
也希望印度能管控住这一波。
不然,番茄流感溢出印度,新加坡头一个就要担心。(新加坡边境已对疫苗完全接种者免检测免隔离开放。)
椰友们,你们认为呢?
